- 1、本文档共9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械学ppt非机类第1314章,论语十二章ppt,ppt印章效果,初三化学第一章ppt,孟子两章ppt,论语十二章ppt课件,计量经济学第二章ppt,ppt印章素材,八上科学第一章ppt,ppt印章
⒉ 表面粗糙度代(符号)在图样上的标注 方法 ★ 在同一图样上每一表面只注一次粗糙度代 号,且应注在可见轮廓线、尺寸界线、引 出线或它们的延长线上,并尽可能靠近有 关尺寸线。 ★ 当零件的大部分表面具有相同的粗糙度要 求时,对其中使用最多的一种,代(符) 号,可统一注在图纸的右上角。并加注 “其余”二字。 其余 12.5 例如: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0° 3.2 3.2 30° ★ 在不同方向的表面上标注时,代号中的数 字及符号的方向必须下图的规定标注。 ★ 代号中的数 字方向应与 尺寸数字的 方向 一致。 ★ 符号的尖端 必须从材料 外指向表面。 3.2 6.3 6.3 1.6 3.2 3.2 3.2 3.2 × ⒊ 标注示例 2×45° 6.3 6.3 × 四、表面粗糙度参数的选用 参照生产中的实例,用类比法确定。 确定表面粗糙度的参数时,应考虑下列原则: ⒈ 在满足表面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选用 较大的粗糙度参数值。 ⒉ 工作表面的粗糙度参数值应小于非工作表面 的粗糙度参数值。 ⒊ 配合表面的粗糙度参数值应小于非配合表面 的粗糙度参数值。 ⒋ 运动速度高、单位压力大的摩擦表面的粗糙 度参数值应小于运动速度低、单位压力小的 摩擦表面的粗糙度参数值。 一般接触面Ra值取 6.3~3.2 配合面Ra值取 0.8~1.6 钻孔表面Ra值取 12.5 T14-1 14.2 极限与配合 一、互换性与公差配合 同一批零件,不经挑选和辅助加工,任取一个就可顺利地装到机器上去,并满足机器的性能要求。 ● 互换性: ● 保证零件具有互换性的措施: 由设计者确定合理的配合要求和尺寸公差大小。 二、公差与配合的概念 基本尺寸: 实际尺寸: 极限尺寸: 最大极限尺寸: 零件合格的条件: 最大极限尺寸≥实际尺寸≥最小极限尺寸。 零件制成后实际测得的尺寸。 允许零件实际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值。 允许实际尺寸的最大值。 允许实际尺寸的最小值。 ⒈ 基本尺寸、实际尺寸、极限尺寸 最小极限尺寸: 设计时确定的尺寸。 ⒌ 加深 检查无误后,加深并画剖面线。 标注尺寸、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等,填写技术要求和标题栏。 4×φ9 26 34 φ50 φ75 φ92 φ62 φ52 1:10 2 12.5 3.2 3.2 6.3 6.3 其余 未注圆角R3 标 题 栏 ⒍ 完成零件图 一、掌握零件图视图选择的方法及步骤,并 注 意以下问题: ①了解零件的功用及其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以便在选择主视图时从表达主要形体入手。 ② 确定主视图时,要正确选择零件的安放位 置和投射方向。 ③ 零件形状要表达完全,必须逐个形体检查 其形状和位置是否唯一确定。 二、掌握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 小 结 ? T13-2(A3) 轴承孔 肋 板 支撑板 底 版 装油杯孔 螺钉孔 轴承座 返回 一、标注尺寸的基本要求 正确: 完全: 要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要标注制造零件所需要的全部尺寸,不遗漏,不重复。 清晰: 尺寸布置要整齐、清晰,便于阅读。 合理: 标注的尺寸要符合设计要求及工艺要求。 13.4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⒉ 以毫米为单位,如采用其它单位时,则 必须注明单位名称。 ⒊ 图中所注尺寸为零件完工后的尺寸。 ⒋ 每个尺寸一般只标注一次,并应标注在 最能清晰地反映该结构特征的视图上。 ⒌ 尺寸配置合理 ⑴ 功能尺寸应直接注出。 ⑵ 同一要素的尺寸应尽可能集中标注。 如孔的直径和深度、槽的深度和宽度等。 ⑶ 尽量避免在不可见的轮廓线上标注尺寸。 二、标注尺寸的基本规则 ⒈ 尺寸数值为零件的真实大小,与绘图比 例及绘图的准确度无关。 §13-4.1 零件的尺寸标注 零件的尺寸标注不但要正确、完全、清晰,还要合理。所谓合理就是既要满足设计要求又要符合加工测量等工艺要求。 一、合理标注尺寸的基本方法 设计基准: 工艺基准: 结构和设计要求。 确定零件在部件中位置的点、线、面。 加工或测量要求。 确定零件相对机床、工装或量具位置的点、线、面。 (1)基准的概念:标注尺寸及测量尺寸的起点。 1、正确地选择基准 基准 设计基准 设计基准 工艺基准 例如: A-A A A (2)选择基准的原则 注意:在基准之间一定要有尺寸联系。 若两者有矛盾时,应首先满足设计要求。 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餐饮值班管理课程培训.pptx
- 尔雅《批判与创意思考》课后习题+期末试题.docx VIP
- 6-4正奇租赁二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现金流预测分析报告1213日.pdf
- 算法设计与分析(北航)中国大学MOOC慕课 章节测验期末考试客观题答案.docx
- 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卷(附答案).docx VIP
- T IAC CAMRA 50-2024 《事故汽车常用零部件修复与更换判别规范》(2).pdf
-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平行四边形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学历案教案附作业设计(基于新课标教学评一致性).docx
- 长江经济带港口发展研究(2011~).docx VIP
- 染色技术 8.1 涤纶结构特点和分散染料分类 8.1 涤纶结构特点、分散染料分类.pptx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必读书目《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