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像鲜花一样.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你好像鲜花一样.doc

歌曲《你好像鲜花一样》曲式分析 作者资料 弗朗茨·李斯特1811年生于匈牙利雷丁,幼年即为神童,9岁时举行第一场钢琴独奏会。1821年去维也纳,随萨列里与车尔尼学习。1823年在巴黎、1824年在伦敦演出(受到英王乔治四世接见)。1823-1835年住在巴黎,与柏辽兹和肖邦以及文学界、绘画界名流交往。他享有风格趣味华丽非凡的钢琴炫技大师的声名,盛极一时。1833年起与玛丽·达古伯爵夫人同居,生子女三人,女儿科西玛先嫁比洛,后嫁瓦格纳。1840-1847年,在欧洲、俄国等地巡回演出,与卡罗琳·赛因·维特根斯坦公主同居。1848-1859年,任魏玛宫廷乐长,在此十年中指挥演出大量作品,特别是柏辽兹和瓦格纳的作品,使魏玛一跃而为显赫的音乐中心。1850年指挥《罗恩格林》的首演。这十年也是李斯特自己的创作丰收的年代:作有《浮士德》和《但丁》2首交响曲、12首交响诗和其他许多作品。1860年起住在罗马艾斯特庄园,1865年接受低品神职而成为李斯特神父,这一时期创作许多宗教音乐,包括《圣伊丽莎白轶事》和《基督》。1869年起,往返于罗马、魏玛和布达佩斯三地之间,其风流韵事仍为全欧洲的话柄。最后5年致力于教学工作,门生中有西洛蒂、拉蒙德和魏因加特纳等人;同时,创作进入重要的新阶段,每首作品的和声都有重要创新,如《愁云》和《死神恰尔达什》,预示了德彪西的“印象主义”。1886年75岁生日巡回演出,重访巴黎和伦敦,同年在德国拜罗伊特因肺炎发作,在女婿瓦格纳家中去世。突出贡献   1、他首创了交响诗,为管弦乐创立了新的艺术形式,采用单乐章结构和主题变形手法,对后世的音乐创作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2、他创作的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渗透了匈牙利民族特点,是钢琴音乐的典范作品,为后来的民族乐派的先声;   3、他的超级练习曲创造了钢琴演奏领域的辉煌技巧,极大的丰富了钢琴教学与演奏;   4、他强调钢琴的音乐效果,突破了前人的模式,使钢琴音乐具有交响性的管弦乐队的效果和史诗般的宏伟气势;   5、在晚期作品中,致力于探索新的技法,如运用全音音阶、五音音阶等,和声常用不准备和不解决的九和弦增三和弦,调性扩张到极限,这些探索对瓦格纳和印象是声乐产生了重要影响;   6、作为魏玛乐派的带头人,他和柏辽兹、瓦格纳等倡导标题音乐,强调音乐与情感的联系,并与以勃拉姆斯为代表的莱比锡乐派展开激烈的学术之争,掀起了新的艺术潮流。1844年。歌曲旋律优美,节奏舒缓,作曲家注重对诗词的理解和情感的表达,主题旋律好似穿针引线将钢琴声部与演唱声部巧妙的结合,表现技巧简练又不失音乐形象的塑造。由李斯特谱曲的《你好像鲜花一样》作于1844年。歌曲旋律优美,节奏舒缓,作曲家注重对诗词的理解和情感的表达,主题旋律好似穿针引线将钢琴声部与演唱声部巧妙的结合,表现技巧简练又不失音乐形象的塑造。 曲式结构 A =Int4+A(a+a,)+T4+B(b+a,)+coda4 结论 这是有前奏,有间奏且有尾声的,有再现且使用展开性中句的二段曲式。 分析 李斯特的这首艺术歌曲的特点是主题至始至终贯穿整个歌曲,不论是前奏,连接,还是尾奏都有出现。 前奏(1-4小节),也是主题的第一次出现,但是这次主题不是完整性的主题,前奏运用波浪型的旋律起伏结构,建立在A大调主和弦的分解和弦上,但是后2小节转为了和声性的伴奏。 第一乐段(5-19小节)这是歌曲的第一乐段,整个乐段分为2句,为不方正的乐段,a1为5-11小节,是全曲的主题句,也是主题第一次完整的陈述。乐句中每次换气后都是在弱拍位置重新进入。 然后a2乐句为12-19小节,是主题的重复,但是调性从主题句A大调的明亮的色彩转到了略阴,暗忧伤的b小调。 整个乐段之间,a1,a2之间的关系为小二度级进,调性由A大调转到b小调,两个乐句为并行关系。伴奏都是柱式和弦。采用了大量的4度,5度跳进,第一乐段的伴奏最后采用了Ⅴ6和弦,增加了归属感。 间奏(20-23)是一个过渡,从b小调转到了同关系大小调的D和声大调,同时也为B段做下了铺垫。间奏的最后2小节时,出现了主题旋律,同样是为B段做了铺垫。 B段(24-41小节)分为2个乐句,b乐句为作品的中句,是对之前的主题的发展,因此是展开性中句,同时保留了大量的主题句的特点,大量的4度,5度跳进,弱起。 而其中的第二句a,是再现句,也是全曲唯一一句强拍起的乐句,乐句前4小节采用同音反复,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愿望,而之后的旋律则再现了主题 尾声(42-45小节),出现了2次主题的不完整再现,与前奏互相对称,同时调性回到了A大调。 综上所述,该作品是有前奏,有间奏且有尾声的,有再现且使用展开性中句的二段曲式。

文档评论(0)

snj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