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记性报道在美国——兼谈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doc
传记性报道在美国 -----兼谈普利策获奖作品
美国传记报道的特点分析(以普利策获奖作品为主文本)
说明:这里的“特点”是指与中国传记报道比较不同的地方,而非全部特点。
1. 平分秋色的反面人物报道
美国媒体对人物报道并没有正面或负面人物的明确划分,而是偏重于人物或事件本身所包含新闻价值和传播价值。因此,大量反面人物报道出现在新闻之中。案例:他是三K党的老成员。(1938年普利策奖)
三K党于1866年在美国成立,主要从事反黑人、反少数民族运动。是美国最悠久、最庞大的恐怖主义组织。“小人物,大主题”。这些新闻人物没有特别崇高的品质和精神追求,也并未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他们大多数人处于艰难的生存环境中,甚至社会的最底层,记者所做的更多的是如实地再现他们的生存状态,体现人物与环境和命运抗争的精神。
从1980 年至2006 年美国普利策获奖作品的报道主题,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这种取向:
1980:一位在一战中受到不公正待遇的老人上诉的故事,1 9 8 1 :一起模特谋杀案,1982:联邦政府的官僚作风,1983:个人与疾病作斗争,1984:新式波音757 飞机,1985:一个盲童的世界,1 9 8 6 :美国农村家庭如何面对农业危机,1987:航空母舰上的生活,1988:一位农村爱滋病患者的生与死,1989:黑人在南非,1990:爆炸后一家人的重生,1991:一个遗弃孩子的母亲,1992:与黑人女佣的友谊,1993:女孩被谋杀凶手逍遥法外,1994:一个四年级学生和1993 年的大洪水,1995:贫民区的优等生,1996:当代美国,1997:一个失去了儿子的棒球裁判,1998:被杀害的母亲和两个女儿,1999:遭遇抢劫的药商,2000:一个奴隶后裔的原始部落,2001:一个14 岁男孩的整形故事,2002:一个由于疏忽导致儿子死亡的父亲的审判,2003:一个洪都拉斯男孩冒险寻找已移民美国的母亲,2004:(空缺),2005:席卷由提卡的飓风,2006:一个海军少校帮助在伊拉克战争中阵亡的士兵的家庭度过难关。
典型案例:“a boy of Anusual vision” Alice Steinbach of Baltimore Sun 1985
3. 立体报道,形象丰实
西方注重于形象思维,反映客观事物的直接映像,运用形象思维使事物的表象运动引起人们的联想和想象,传递出丰富的信息,加深人们对新闻人物的认识。同时,西方形象思维的多元性反映在人物报道中,使新闻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多面性,人物形象丰富、立体化。通过形象描写,使新闻人物性格的塑造和刻画表现出客观和理性。
案例:歌剧天骄,以身殉职。1961年获普利策地方报道奖。伦纳德*沃伦是深受美国民众欢迎的歌唱家。1960年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当唱完咏叹调《我生命里的最后时刻》,准备下场时,在舞台上突然倒地,猝然去世。整篇新闻报道情感饱满、炽热。但记者并没有一味赞颂,而是认真的指出了他性格上的缺点,使我们看到更真实和更具血肉的著名歌剧演唱家。
4.立场中立的人物描述:
中国的内向型文化使中国新闻报道在倾向性上显示出强烈的主观倾向,而西方新闻报道则显得较为客观化、中性化,注意在新闻写作中隐蔽倾向性,使一般受众不知不觉地接受记者和媒体所要传达的立场和观点。这实际上是一种高超的技巧和手段,是西方媒体发展成熟的表现。
西方的传记性报道的作者与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客观的笔调写人,而作者往往隐入对象的背后,他们绝少发表记者的个人的议论,
西方人物传记中经常会有对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的报道,虽然西方的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格格不入,但在报道这些领袖人物时,记者们几乎不会有情感上的明显表露。他们更多的是就这些领导人的人格作描述。像曾获普利策奖的《铁托风采》。
典型案例:《访列宁》纽约世界报
5.报道对像与事件交融
美国的人物报道以人物为中心,但并不总是就人物而写人物,而是将人物放在具体的事件当中,通过事件中人的行为来表现人物特征,同时又呈现了一则有趣味的故事。
案例:《恩瑞克的旅行》
2003 年普利策新闻奖的特稿写作奖给了《洛杉矶时报》索尼娅·纳扎里奥的长篇报道《恩瑞克的旅行》。该报道描写了洪都拉斯少年恩瑞克寻找移居美国的妈妈的危险旅程,整个报道“动人”、“详尽”(普利策奖评委)。特稿的主人公恩瑞克, 其母在他5岁时偷渡到美国打工, 此后年幼的恩瑞克先后被父亲、祖母抛弃,流离失所于社会, 染上了不少恶习, 但是他从没停止过对母亲的思念, 和母亲团聚的愿望支撑他先后9 次偷渡, 历尽磨难, 最终偷渡到美国。
该报道在写作上能够取胜还得益于其强烈的情节感。一位评论者说:索尼娅·纳扎里奥把这篇报道写得“像一部悬念迭起的惊险小说”。
题外话: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