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地理背景教案.pptVIP

4.1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地理背景教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PPT课件资料

* 4.1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地理背景 一、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西 东 西北地区干旱大陆性气侯 西北地区位居大陆的腹部。若以乌鲁木齐为中心, 东到太平洋为3400千米,西到大西洋为6900千米, 北到北冰洋为3400千米,南到印度洋为2600千米。 四周距离海洋遥远,加上周围高山的阻挡,海洋水 汽难以到达,降水量远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少。 因此气候干燥、日照强烈、雨量稀少、气温较差大、风沙频繁、 植被稀疏低矮等,成为这一地区共同的自然地理特征,如新疆 东部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中部和东部,年降水量在10毫米以下, 平均年温差一般为30~50℃,绝对温差可达50~60℃以上,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是这一地区气温变化剧 烈的真实写照。沙漠南部的风沙日常占全年的1/3,如且末最多 可达145天。甘肃民勤县1959年风沙日达148天,占全年日数的 41%,持续时间最长可达17~18小时。 西北地区干旱大陆性气侯特点 (一)光照丰富 本地区云量稀少,日照时数较长,全年实际日照时数 达2550—3500小时,太阳总辐射量达54.4—71.2亿 焦耳/(平方米·年)。光照资源丰富,在全国仅次于 青藏高原。这不仅对作物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而 且也为广泛利用太阳能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热量资源丰富,气温变化大 西北地区与我国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较,气温偏高,除上述日照时间长,所得的太阳辐射能较多外,还由于地面干燥,太阳能消耗于蒸发方面较少,而用于增加地面和低层空气温度较多。加以盆地地形的影响,使得夏季灼热的空气不易外流,冬季冷空气流动也受到一定的阻隔,越过山地后又有下沉增温作用。 本地区春季增温迅速,有利于作物播种,但春温变化剧烈,对农牧业发展影响很大。各地气温日变化都很大,年平均气温日振幅都高于11℃,南疆和河西走廊可达16—20℃。最大可达20—30℃。气温日变化大,对于作物体内营养物质的积累,特别是甜菜、瓜果糖分的积累是很有利的。但气温日振幅过大,增加霜冻的威胁,为其不利的一面。 本地区生长季气温较高,利于栽培温带作物,甚或水稻、棉花等喜温作物。 (三)降水稀少、相对湿度小 本地区是我国最干旱的区域。除高大山地及北疆西部的伊犁、塔城等地区外,全年降水量均不足250毫米。北疆地区因受北冰洋和大西洋气流的影响,平原地区年降水量为100—200毫米,南疆地区普遍不足80毫米,阿拉善地区东部在100毫米左右。新疆东部,甘肃西部不足30毫米,若羌一带约20毫米。年降水日数13天左右。哈密北部的淖毛湖戈壁,年降水量不足15毫米。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近20年平均年降水量仅6.3毫米,最少的一年仅0.5毫米。年降水日数不足10天。其南部觉罗塔格,甚至终年难见滴雨,成为全国降水最稀少的中心。山地的降水量受高度和坡向的影响很大。西北地区降水既少,而又日照充足、热量丰富,因而相对湿度很小,大部地区在60%以下,南疆、阿拉善地区约为45%。特别是在夏季,在高温、多风的情况下,相对湿度可小于30%,此时常出现干热风。干热风的出现,或由于沙漠干热气流的影响,或由于焚风造成,对农作物危害很大。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河西走廊均可发生这种现象。 (四)春季多大风 当春季下层空气剧烈增温时,空气层结不稳定,风速增大,常有8级以上大风。特别是山谷隘口处,风力更大,如阿拉山口、老风口、达坂城、七角井等地,都是著名的风口。阿拉山口平均全年有155天出现大风,达坂城有128天。有时还有沙暴伴生,1993年5月5日甘肃、内蒙古、新疆发生巨大尘暴,金昌市5日下午平均风力7—8级,瞬间最大风力11级,风速最高达32m/s。对群众生命、交通、农牧业都带来很大危害。但是,这些风口,风力强而稳定,可用于发电。 著名的沙漠介绍 塔克拉玛干沙漠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毛乌素沙漠 二、荒漠化的发展 “荒漠化”是法国植物和生态学家A.奥布雷维莱针对 非洲热带草原退化为类似荒漠的环境变化现象,于 1949年首次提出的。但荒漠化作为一个生态环境问题 开始引起重视,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发生 在非洲撒哈拉地带的连续干旱和随之而来的饥荒。随 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日益加剧,荒漠化问题也越 来越突出。从1977年世界荒漠化会议,到1990年内罗 毕举行的荒漠化评估的特别顾问会议,从1992年的 巴西里约热内卢环境发展大会,到1994年全球112个 国家在法国巴黎签署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 世界各国对荒漠、荒漠化及其过程进行了广泛研究, 总结了荒漠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向,并把每年的6月17日 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20世纪50年代以来 人口压力、管理失误、趋于严重 内蒙古东南、毛乌素、科尔沁沙地 近300年间,移民开垦、使农牧业边界向西北移 西汉屯田,唐宋盲目开垦 

文档评论(0)

沃爱茜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