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仪表高级工理论试题+答案 .doc
高级工试题
一、填空
1.在调校仪表时,数据的记录和数据的处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
2.测量方法和理论引起的误差属于( )误差。
3.仪表的精度不仅与( )有关,还与仪表的( )有关。
4.表示仪表精度的相对百分误差、非线性误差、变差等都是指仪表在检测过程中达( )后的误差,都属( )误差.
5.汽轮机的超速试验时,应检查超速信号的( )和保护装置的( )。
6.干扰线与套管之间以及套管与信号线之间存在分布电容,所以容易形成静电感应,只有( ),这种静电感应才会消失。
7.差动电容式差压变送器主要包括( )和( )两部分.
8.常用的压力校验仪器是( )和( )。
9.按工作原理分,物位测量仪表可分为( )、( )、( )、( )、( )、( )等类型。
10.为了解决导压管线被腐蚀、被堵塞的问题,可采用( ),这种变送器的( )直接与容器上的法兰相接,在膜盒,毛细管和测量室所组成的密封系统充满( ), 作为传压介质。
11.双闭环比值调节系统由( )闭环回路,当主参数受干扰变化时副参数( ),当副参数受干扰变化时主参数( )。
12.离心泵流量控制有( )、( )、( )等控制方式。
13在一般情况下应选用( )执行机构,大口径和高压差时应选用( )执行机构,大转矩蝶阀应选用( )执行机构.
14.随着DCS和PLC的发展,两者之间的界线越来越( ),功能相互( )。
15.第三代集散控制系统的主要特征是( )。
16.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微机为核心的分布式控制系统将现代高科技的最新成就,( )、( )、( )和( )集为一体,使自动化仪表装置向系统化、分散化、多样化和高性能化的方向产生了一个质的飞跃。
17.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是综合了( )、( )和( )的一种新型的、通用的自动控制装置.
18.现代可编程序控制的输出信号有( )、( )、( )脉冲信号和模拟信号等。
19.差压计或差压变送器( )与测量管道的连接必须正确,引压管倾斜方向和坡度以及( )、( )、( )、( )的安装均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20.综合控制系统是一个总称,它包括( )系统、( )系统、( )系统、现场控制系统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
21.仪表控制系统有( )、( )、( )、联锁系统和综合控制系统等。
22.为了使孔板流量计的流量系数α趋向稳定,流体的雷诺数应大于( )。
23.温度变化对科氏力的大小( ),但对测量管的扭曲( ),因为温度变化对流量管的弹性系数( )。
24.静压式液位计是根据流体( )原理而工作的,它可分为( )式和( )式两大类。
25.各种射线都具有不同的能量,同种射线的( )越高,( )能力越强。
26.用于工业核仪表的射线多为( )、( )、( )射线,也有用( )射线的。
27.从PLC应用系统的角度考虑,可以将系统分成( )和( )。
二、判断题
1. 加大灵敏度,可以提高仪表的精度。 ( )
2.仪表的精度在数值上等于基本误差。 ( )
3.在仪表安装中,如设有特定的要求,尽量减小安装的管路长度,以减小仪表动态特性中的时滞。 ( )
4.在数据处理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客观. ( )
5.4973系列的pH电极长期不使用应保存在干燥的室温环境中. ( )
7.当被测压力不高,且压力表与取压口又不在同一高度时,要对由此高度差引起的测量误差进行修正. ( )
8.超声波物位计由于探头不能承受过高温度,所以不能对高温介质进行物位测量. ( )
9.可编程调节器设定启动方式为热启动时,仪表运行过程中失电,如果重新上电,则仪表工作在手动方式,输出值保持从前的输出值。 ( )
10.当某一调节系统的稳定性和品质不能满足预定的要求时,可以通过改变除受控系统对象以外的系统结构及参数或添加一些元件来调整.( )
11.气开气关阀的选择主要是从工艺角度考虑.当系统因故障等使信号压力中断时,阀处于全开还是全关状态才能避免损坏设备和保护操作人员。( )
12.DCS系统的发展趋势是朝着管控一体化的生产管理系统,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