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活化NH还原去除NO.doc
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活化NH3还原去除NO
尹 蓝1,李胜利1,鲍永征1,玉 晖2,杨怀远2
1. 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湖北 武汉 4300742. 武钢安环部,湖北 武汉 430083
NO如直接排放会引起酸雨、光化学烟雾等一系列大气环境问题,采用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活化NH3还原去除NO,这种新方法结合了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和催化还原技术的优点来提高NO的去除率。采用浸渍法制备催化剂V2O5/TiO2,用NH3作为还原气体,升温的同时利用针头作为阳极,大地作为阴极进行放电处理。结果表明,在有氧条件下(含氧量为10%),当V2O5含量为4.5%,温度为310 ℃,脉冲电源电压在14000~22000变化时,NO的去除率可达95.3%。还探讨了放电等离子体活化NH3去除NO的机理。
等离子体氨气一氧化氮X1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75(2006)06-1176-04近年来,大气中由于NO造成的问题日益严重,NO不仅是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的成因物质,而且高的NO2还会给人的呼吸器官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国内外对NO排放的限制越来越严格,NO的处理也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现行脱硝的方法主要有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S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湿式络合吸收法、电子束照射法(EBA)和等离子体法(PPCP)以及微生物法等等。SNCR技术对温度控制的要求较高;湿式络合吸收法运行费用高,技术不太成熟;而微生物法技术还处于实验研究阶段[14]。因此,目前国外主要采用SCR技术脱除NO,还原剂采用的是NH3[56],但是反应温度较高。而放电等离子体由于它的高效以及能同时处理多种气态污染物在环境治理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7]。本实验采用脉冲放电等离子体与催化剂(V2O5/TiO2)协同脱除NO,结合催化还原技术以及放电等离子体技术的优点,通过活化NH3可以进一步提高氮氧化合物的去除效率,降低反应温度,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配置NH4VO3老化溶液。称取一定量的偏钒酸铵(NH4VO3)按灼烧后V2O5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5%、3%、4.5%、10%计算)和草酸(C2H4O2),分别加入适量去离子水配成溶液,NH4VO3与H2C2O4物质的量的比为11,溶液等体积混合,老化一段时间。
浸渍。在老化溶液中加入硅酸钠(Na2SiO3·9H2O)并使之溶解将研磨的载体TiO2置于混合液中浸渍。在343 K恒温水浴下浸渍4 h后搅拌下将水分蒸干。
煅烧。浸渍后所制得的催化剂置于烘箱中在398 K干燥1 h然后温度为773~793 K下煅烧3 h,将其冷却至室温后备用。
本实验采用的是反应气体通过注射器针头进行活化的反应器。反应器的外筒采用三通石英玻璃管(直径2 cm,高25 cm,支管在1/3处),在支管位置上固定注射器针头作为阳极,大地为阴极。实验气体流为2000 m/min,NH3含量为0.05%,NH3NO为11,其余用N2平衡。催化剂用量为5 g。采用SWP-D80型程序控温仪进行温度控制,KANE-NO仪测量进、出口的NO变化,利用反应前后NO的变化来进行NO脱除率的计算。实验装置见图1
图1 反应装置流程
Fig. 1 line diagram of reaction apparatus
1-流量计2-混合气体池3-三通开关4-管式电炉5-三通石英玻璃管6-注射器针头7-催化剂8-NOA-700型非分散红外分析仪9-脉冲电源没有高压脉冲等离子体的条件下催化剂中V2O5的含量对NO脱除率的影响如图2所示。
图2 催化剂中V2O5的量对NO脱除率的影响
Fig. 2 Effect of V205 content in the catalyst on NO removal efficiency
图2表明随着催化剂中V2O5的量增加,催化效率增加NO脱除率提高。但是V2O5的量超过一定量后催化效率反而下降。这主要由于V2O5在载体TiO2上的分布不同造成的。红外光谱表明,当V2O5的量在1.4~4.5%时V2O5均匀分布于TiO2载体上并且以等轴聚合的钒基形式存在;当V2O5的量超过一定量后V2O5在载体TiO2上形成新的结晶区—V2O5结晶区,从而降低了催化剂的活性[9]。
从图2中还可看出,在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及催化还原的共同作用下,在温度为150~310 ℃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去除率迅速上升,至310 ℃时达到最大值。但超过310 ℃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去除率开始下降。一方面,温度上升,使脱NO的反应速率增加,使去除率上升另一方面温度升高开始发生NH3的副反应(1),使去除率急剧下降[1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