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血耻——血的记忆.doc
血耻——血的记忆
陈晓楠:据日本《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记载,在中条山战役当中,中国军队战死被俘共近8万余人,遗弃尸体约四万两千具,仅战死及被俘的中国将军就有十余名,而被日军伤害的百姓更是不计其数。
这可以说是创了抗战史当中,历次战役的记录,但是有关中国军队在“中条山会战”当中的损失,国民政府呢,始终没有一个完整准确的统计。那么据后来的调查,中国军民在“中条山战役”当中,到底付出了怎样惨重的代价呢?
解说:杨圣清先生幼年时曾亲睹这场战役,后来成为研究“中条山战役”的专家,他认为“中条山战役”,中国军队的损失十分巨大,仅在中条山东线战场,就死九千九百多人,伤八千多人,失踪一万七千多人。
而在日军围攻的重点西线战场,中国第5集团军共三个军,最后突围出来的却不足两个团,可见损失之大,加上防守黄河渡口的80军等其他部队,中条山东西两线的中国军队损失不会少于八万人,所以杨圣清认为,日军在战史中统计的数字基本准确。
杨圣清:二十万的军队集中在这个地区,按正确说法应该运动战和正规战结合起来。
解说:而中条山老百姓的伤亡和财产损失更是难以计算和估量,仅据夏县粗略统计,抗战期间全县百姓被日军 以刀砍、灌辣椒水、军犬咬、奸淫、大火烧等残忍伤约三万余人,致残约四万五千人,致死三千多人,日军还抢掠,屠杀牲口一万余头,烧毁房屋一万八千多间,抢走麦子约合八万多吨。
杨圣清:日本人一下占了我们,占了四年很多人饿死在这,也有人逃到更远的地方,我们村就有一家,就夫妇两个带一个儿子,还有他一个妹妹,四口人,一颗炮弹正好落在他们的车厢里面,这夫妇两个全部死了,夫妇两个都死了,都被打死了,炸飞了。
解说:在“中条山战役”中一些官兵不畏强敌”与日军血战,于绝境中宁死不屈,最后悲壮殉国上演了感天动地的一幕,其中仅在“中条山会战”中牺牲的中国将军就达八位。
他们是,第3军军长唐淮源,第98军军长武士敏,第3军第12师师长寸性奇,第80军新编第27师师长王俊等。
如今,六十八年过去了,中条山已山清水绿,旧貌换新颜,当年战争的遗迹虽在,但硝烟早已远去,中条山区又一次成为晋南的粮仓,人们在和平的阳光下,过着幸福平静的生活。
只有古老的黄河奔腾不息,仍旧发出震耳的轰鸣,它似乎仍然没有忘记那旧日的悲伤,也时刻提醒后人,不要忘记当年那些在这片土地上,流洒鲜血的人们。
陈晓楠:“中条山战役”使得当年的中国国民政府,丢掉了在华北的最后一块地盘,会战之后曾被日军端掉指挥部的第5集团军司令曾万钟没了军队被委以虚职,从此一蹶不振。
而负责中条山防务的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战后呢,被革去了陆军上将的军衔,调任西北行营办公厅主任,从此失去了兵权。曾经参与战役的第3军代连长王雅斋,最后突出重围可是却被阎锡山的部队缴械,也从此结束了军旅生涯,回河北邯郸老家过起了平民生活。
当年家住中条山区的杨圣清先生在日军进攻家乡之后,随爷爷逃过了黄河,在逃难中结束了他动荡的童年,后来他成了一名历史学教授,退休之后他重回中条山老家,开始潜心研究那场已经逝去了六十多年的战役。
中新网8月24日电? “中条山战役”使得当年的国民政府丢掉了在华北的最后一块地盘。10多万被困军队如何突围?凤凰卫视《凤凰大视野》近期的节目继续讲述这场惨烈的战役。
以下为文字实录——
核心内容:10 多万中国军队陷入日军重围,中国官兵在困境中奋力突围。唐淮源、武士敏等中国将军宁死不降,壮烈殉国。日军残杀战俘和平民百姓,鲜血染红了中条山的山山水水。数十年后学生们在上学途中仍能发现当年的尸骨。一位在中条山突围战中死里逃生的老兵向后人讲起了当年惨烈的情景。
1、第3军与日激战温峪 尸骨填山沟
陈晓楠:“中条山战役”打响之后,日军首先瘫痪了中国军队的指挥系统,然后,实行中路突破,将防守中条山的两个集团军分割包围,接着日军开始清剿包围圈当中的中国军队。
当时十几万中国军队在日军的包围圈当中,因为指挥系统已经被打乱,所以只能各自为战,情况相当危急,为了避免全军覆灭,负责中条山防务的第一战区的司令长官卫立煌下令部队放弃阵地向黄河南岸突围。在日军残酷的清剿之下,一场惨烈的突围战在中条山上演。
解说:1941年5月的中条山,到处弥漫着炮火和刺鼻的硝烟,自5月7日日军发动大规模进攻起,防守中条山的中国军队,挡不住日军猛烈攻击,全线溃退,损失惨重。
在中条山西线战场,开战后,防守夏县、闻喜等地的第3军军长唐淮源,接到第5集团军指挥部遭日军袭击的消息立即率部队驰援,但在夏县温峪村,遭到日军猛烈阻击。杨圣清的老家就在夏县,当年他还是一个正在读书的孩子,对第3军当年在温峪与日军的激烈印象深刻。
杨圣清(抗战史专家):温峪这地方呢,南边的山上呢,都修的有交通壕,还有工事,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