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煤气净化系统工艺说明.doc
煤气净化系统
概述
设计规模
煤气净化系统与4×70孔7.63m复热式焦炉、年产420万t焦炭的炼焦生产能力相配套,共分两步进行建设,每步均与2×70孔7.63m复热式焦炉的炼焦生产能力相配套。
煤气处理量:最大 2×125000
正常 2×96565m
主要工艺流程
主要工艺特点
a)采用横管初冷器,分三段冷却,中间设有断塔板。
b)电捕焦油器为蜂窝式,蜂窝为不锈钢,外壳为碳钢。
c)煤气鼓风机为电机驱动。
d)煤气的脱氨采用喷淋饱和器法。
e)终冷采用直接终冷,洗苯塔为金属网波填料。
f)脱硫采用真空碳酸钾法。
g)焦油氨水的分离采用立式焦油氨水分离槽的工艺。
h)粗苯蒸馏采用管式炉、一塔生产两种苯的工艺。
i)煤气净化系统的泵类,当采用双端面机械密封时,增设热虹吸软水密封设施。
j)煤气净化系统的主要泵类,设计时可以实现在控制室内操作。
煤气净化系统组成
煤气净化系统组成为:冷凝鼓风作业区、硫铵作业区、终冷洗苯作业区、脱硫制酸作业区、粗苯蒸馏作业区和油库作业区。其中终冷洗苯作业区及脱硫制酸作业区的两步是分开布置的,其余作业区的两步是布置在一起的。
设计基础数据
焦炉装煤量 623t/h(干基)
煤气产率 310m3
焦炉煤气产量 623×310=193130m
煤气净化系统煤气处理能力 2×125000
净化前、后煤气中杂质含量(设计值)
杂质含量(g/m3)净化前 净化后
焦油 0.02
NH3 7 0.05
H2S 6~7 0.2
HCN 1.5 0.2
BTX 24~40 2~4
萘 0.3
产品产率
焦油 3.5%(对干煤)
轻苯 0.93%(对干煤)
精重苯 0.03%(对干煤)
硫铵 1.0%(对干煤)
动力条件
循环水
进口温度
33
出口温度
45
压力
0.4~0.5MPa
低温水
进口温度
16
出口温度
23
压力
0.4MPa
工业水
进口温度
常温
压力
0.4MPa
电
电压等级
10000V/380V/220V
低压蒸汽
压力
0.4~0.6MPa
温度
饱和状态
压缩空气
压力
0.6MPa
温度
常温
原料及产品质量指标
a)碱(NaOH)(40%)——符合GB209-93
碳酸钠(Na2CO3)含量
≤1.5%
氯化钠(NaCl)含量
≤1%
三氧化二铁(Fe2O3)含量
≤0.03%
b)洗油
密度(20?
1.03~1.06g/cm3
馏程(大气压760mmHg)
230℃
300℃
不大于3%
不小于90%
酚含量
不大于0.5%
萘含量
不大于15.0%
水分
不大于1.0%
粘度(E50)
不大于1.5
15℃
无
c)焦油——符合YB/T5075-93(1号指标)
密度(20?C) 1.15?1.21g
甲苯不溶物(无水基) 3.5?7%
灰分 不大于0.13?
水分 不大于4.0?
粘度(E80) 不大于4
d)硫酸——符合GB/T534-2002
浓度 93?(Wt)
灰分 ≤0.02?(Wt)
铁(Fe) ≤0.005?(Wt)
e)轻苯—— 符合YB/T5022-93
密度(20?C) 0.870~0
馏出96%(容)温度 ≤150
水分:室温(18~25℃)下目测无可见的不溶解的水
f)精重苯
密度(20?C) 0.930~0
初馏点 ≥160
200℃前馏出量(容) ≥85
水分 ≤0.5%
g)硫酸
浓度 78?(Wt)
h)硫铵——符合GB535-1995
氮(N)含量(以干基计)
≥21.0%
水分(H2O)含量
≤0.3?
游离酸H2SO4含量
≤0.05?
i)碱 KOH
浓度 50?(Wt)
工艺流程、特点、主要技术操作指标及主要设备选择
冷凝鼓风作业区
1)工艺流程
来自焦炉荒煤气与焦油和氨水沿吸煤气管道至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后荒煤气由上部出来,进入并联操作的横管初冷器,分三段冷却。余热水段用65?C余热水,循环水段用33?C循环水冷却,低温水段用16?C低温水将煤气冷却至21
余热水用余热水泵经横管初冷器送至脱硫作业区使用。
为了保证初冷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教师个人述职报告总结1500字.docx VIP
- 中国心房颤动管理指南(2025).pptx VIP
- 在线网课学习课堂《工业炉窑热工及构造(武汉科技大学)》单元测试考核答案.docx VIP
- 中国对金砖国家直接投资的宏观经济效应与战略优化研究.docx VIP
- 2014年10月自考全国康复护理学试题.doc VIP
- (正式版)D-L∕T 5776-2018 水平定向钻敷设电力管线技术规定.docx VIP
- 2.2水圈与水循环 课件(共63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中国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诊疗及预防指南(2025)学习与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2024年六西格玛绿带认证考试练习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 ISO22301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程序文件+三级文件(格式可转换).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