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讲 谁是真正的作者? 核心问题 在文学活动中,谁是作者? 作者扮演怎样的角色或功能? 伴随文学观念的发展,作者功能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变化? 插曲:艺术家的历史 匿名的原始艺术作品: 插曲:艺术家的历史 行会中的手工劳动者:地位低下;以赚钱为目的;手工劳动(长期的学徒过程);从商业角度判断艺人水平(指操作者把先前的技能、操作规范重新发挥出来的能力)的高低。 雕塑家和画家与手工业脱离:专门服务于王公贵族和教皇;地位获得提升(文艺复兴三杰:拉斐尔、达芬奇、米开朗基罗)。 艺人身份和地位的等级:工匠、商人。企业主。宫廷画家、文人、冒险家、学者。 插曲:艺术家的历史 学院体制下的艺术:(16世纪的意大利和17世纪的法国)自由艺术;接收成员的标准——才华;目的:普及美术教育;从业理性化(学术团体、艺术评论、政府资助、沙龙展览)。 艺术家名字的作用:封爵、签名和传记的出现,标志着艺术的重点从作品向作者本人的转移。 使命体制与天才观念:从职业体制到使命体制就是从标准化到独特性、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在严格意义上,有使命感就是感觉被召唤从事某种活动,不为了计算利益得失或服从礼节或义务而生存,而是为了发自内心的个人的强烈爱好去生存。它鼓励出轨、创新、独特、给性。 插曲:艺术家的历史 自主的艺术与波希米亚式的艺术家:放荡不羁,与社会格格不入;有神秘色彩的启蒙阶段;崇尚创造而不是复制;具有超越技法的神奇魔力;具有天赋,而老师的作用在于引领而非教授;呼吸的是神圣的空气;一生勤勉的苦修带来死后的永存,物质上的贫穷仿佛是使精神流传后世的保证! 波希米亚人(Bohemia):他们不再具体指来自捷克波希米亚人——这是一个没有共同语言和血统的族群,共同的信仰是反常规和创造力;而是指那些为颠覆布尔乔亚价值观,而生活放荡不羁的现代英雄主义。 插曲:艺术家的历史 凡高:另类艺术家的开始(失败+病态+才华=天才)。 插曲:艺术家的历史 杜尚:艺术家地位的创造者 (艺术生活化+玩世不恭=成功) 插曲:艺术家的历史 萨尔瓦多·达利:自我形象的制造者 (游戏在疯子和天才的边界线上 =一个超现实主义者) 插曲:艺术家的历史 毕加索:艺术神话中的英雄 我的每一福画中都装有我的血。 (旺盛的精力+多变的风格+在世的辉煌=一个神话) 插曲:艺术家的历史 约瑟夫·博伊斯:艺术先知 (通过追求极简主义, 讽刺性地破坏和创作一个 个人的象征符号, 成为一群人的领袖。) 口号:人人都是艺术家。 插曲:艺术家的历史 光环的消失:一个人人都可以靠其谋生的职业。 走下神坛的艺术家和走向世俗的表演者。 先锋派精神的失落? 谁是最后的波希米亚人? 文学家:一个类似的故事 (匿名→ →签名→走向神坛→再度下凡→消失在尘世) 谁是作者? 是作品产生了作者,还是作者产生了艺术,一个艺术界的难题! 作者的幽灵:我们在欣赏艺术品吗?离开作者,我们能够欣赏艺术品? 以叙事作品为例,回答这个问题:“谁是作者?” 谁是作者? 【真实的作者、隐含的作者与叙述者】 一部作品最明显的起因就是作品的创作者,即现实世界中真实的作者。 在文学作品中存在一个虚构的、“隐含的作者”(查特曼)。他是作者在文本之中的代理人,是位于话语行为深层结构之后的隐蔽操纵者。 在文学作品,尤其是叙事性文学作品中,作者往往会选择某个人物或第一人称“我”作为故事的讲述者。我们把这种活动于陈述事件、人物的表层结构中的角色称为“叙述者”。 谁是作者? 【作者的类型:主观的与客观的 】 根据作家在文学作品中是否表现自己的个性和情感为依据,韦勒克把真实的作者分为主观的诗人与客观的诗人。前者旨在表现自己的个性,绘出自画像,进行自我表白,作自我表现。后者对世界采取开放的态度,宁肯使自己的个性消失。 作者观念的变化 1、作者中心论:传统的以作者为中心的文学理论及文学研究非常看重作家本人的意图、价值判断、情感等在文学创作中的地位。 (1)作家意图或创作动机被赋予重要的意义。 (2)文学作品被认为是作者个性化情感的流露与表达。 (3)作家的责任感得到了极大的强调。 (4) 文如其人,即作家人格与创作个性、人品与文品是一致的。 作者观念的变化 2、对作者中心论的批判与修正:(1)意图谬误:新批评家韦姆塞特把这种对作家意图的过分重视所引起的观念上的错误,称为“意图谬误”或“感受谬误”。(2)独白与复调: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1929)中提出了这些概念。独白:它假定文学世界中众多人物的声音和意识都是作者事先构思的组成部分,都是由作者统一的声音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新人教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课件(新版教材).pptx
- 一种去除皮革醛类VOCs的方法.pdf VIP
- 党员发展对象思想汇报.doc VIP
- 07 文言文四类实词积累方法(文言文阅读)-2026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古诗文专题课件(全国通用).pptx
- 网御网络审计系统V3.0用户使用手册.doc.pdf VIP
- 泥水工劳务承包合同(2024版).docx VIP
- 初三英语完形填空十篇(含答案).docx VIP
- 球磨机设计完整版.doc VIP
- 2024年《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学习解读课件.pptx VIP
- DB44_T 2693-2025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管控技术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