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期末考核资料--[2015.15.15]中国现代文学作业1.docVIP

电大期末考核资料--[2015.15.15]中国现代文学作业1.doc

  1. 1、本文档共9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中国现代文学 形成性考核册 学校名称: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班 级: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编制 中国现代文学作业1 说明:本次考核的主题为“常识测试“,在学习完成教材 《导论》后进行,学生必须独立完成(最好在课堂内进 行),考核采用“开卷”形式,可以携带本课程教材以及 其他教学资料。成绩总分为100分,题目形式和要求与期末考试中的“填空”、“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相类似。 填空题(每空2分,共60分) 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创刊,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2.1898年,政治上“戊戌变法”的失败,为文学的变法提供了转机,中国文学也由此进入了“前五四文学时期”。 3.现代文学的第一个十年,即1907年至1927年,习惯上称“萌生”时期。 4.新文化运动包括“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两个部分。 5.1907年,在日本的留学生李叔同、欧阳予倩等组织的“春柳社”,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话剧团体。 6.1918年3月,《新青年》刊登了 钱玄同 化名“王敬轩”的《给〈新青年〉编者一封信》,同时刊登的刘半农的《复王敬轩书》,痛加驳斥,上演了一出“双簧戏”。 7.1919年5月,李大钊将由他转职主编的《新青年》6卷5期,办成了“马克思主义研究卖号”。 8.1921年3月出版的胡适的《尝试》,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部个人诗集。 9.诗合集《雪朝》是朱自清、周作人、徐玉诺、俞平伯、郭绍虞、叶圣陶、刘延陵和郑振铎八位文学研究会诗人的集体亮相。 10.1924年,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和汪静之在杭州成立了“湖畔”诗社。 11.1926年4月,主编《晨报副刊》的徐志摩与闻一多在副刊上开辟了“诗镌”专栏,新月诗派(格律诗派)正式形成。 12.最先在话剧创作上掀起问题剧热潮的是胡适。1919年3月,他模仿《玩偶之家》创作的独幕剧《终身大事》,体现出五四时期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精神。 13.1921年5月成立了“爱美戏剧社”,是第一个具有新文学特征的戏剧社团。 14.民众戏剧社创办的《戏剧》(1921)月刊,是新文学的专门戏剧刊物。 15.1921年在上海成立的“戏剧协社”是新文学第一讲组织、讲纪律、讲方法的规范化的话剧社团。 16. 1935 年6月发生的“两个口号”的论争,是指左联成员围绕“国防文学”与“民族革命战争大众文学”口号展开的一场论争。 17.李金发的第一部诗集《 微雨》(1925)经周作人推荐编入“新潮社丛书”后,扩大了象征主义的影响。 18.穆时英是 新感觉 派的后起之秀,他的创作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超过了刘呐鸥,是该派最具代表性作家,有“鬼才”之称。 19.被称作京派小说“鼻祖的废名,原本就是鲁迅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乡土文学”的作家,虽未能得鲁迅的赏识,却得到了 周作人 偏爱。 20.洪泞参加“剧联”后,受左翼戏剧运动的影响,创作了《农村三部曲》(《五奎桥》《香稻米》《青龙潭》)。 21.李健吾是“京派”戏剧家、评论家和文学翻译家,曾以“刘西渭”为笔名写作文学批评,比话剧影响更大。 22. 钱钟书 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后,博览群书,手不释卷,立下了“横扫清华图书馆”的志向,又有“人中之龙”之誉。 23.何其芳最初以新诗崭露头角,1936年因散文文集《画梦录》而引人注目。 24.夏衍的《包身工》刻画了“芦柴棒”的形象,增加了作品的文学性的艺术感染力,标志着报告文学的成熟。 25.周作人、林语堂、 刘半农 是现代闲适派散文传承中三个重要作家。 26.在30年代的文学中,以 林语堂 为首的论语派,政治上办图不左不右的超然立场,文学上也保持既雅化又大众化的中间立场。 27.新中国成立后,孙犁在《天津上报 》社当编辑。其间,他创作并发表了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 28.《芦花荡》是《荷花淀》的姐妹篇,写的是白洋淀里的一位老船工两个女孩子投奔革命队伍的故事。 29.1945年,“鲁艺”师生根据河北民间新众传奇《白毛仙姑》改编的大型歌剧《白毛女》,标志着民族新歌剧的诞生。 30.1949年7月,在 北京 召开的“第一次文代会”标志中国现代文学的结束和中国当代文学的开始。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要求:将正解的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只有一个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鲁迅与周作人“兄弟”关系决裂的时间是(C) A.1919 B 1921 C 1923 D1925 2.在新文学的重要刊物中,以胡适、陈西滢为代表的刊物是(D) A. 《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llkk3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