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地高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加快,城市交通拥挤的问题日益突出。据李志辉、沈利华在《机械立体停车库概述》中的统计,2005年我国汽车保有量达到3000万辆,其中轿车的保有量为1000万辆。然而,城市机动车数量与停车位数量之比仅为1:5,也就是说停车位只能满足20%左右的停车需求。现在轿车进入中国普通家庭的时代即将到来,现代化离人们越来越近。据估计,2010年我国私人汽车拥有量已达到2500万辆,小汽车拥有率接近15辆/千人,按每个家庭3口人计算,家庭小汽车拥有率已接近45辆/千户[1]。
车辆不断增多,但城市道路设施却没有相应的完善,直接造成动态交通的严重阻塞。而同时不合理的停车场地设置,导致了严重的占道停车,占用了大量居住区绿地,造成静态交通的混乱。这二者共同加剧了交通的拥挤问题,破坏了城市的居住环境和城市形象,还形成了恶性循环[2]。
图1.1 小区周边街道的乱停车现象
经调查,许多小区停车处于混乱状态,车辆小区路面,拥挤不堪;路面双向停车,消防通道,安全隐患严重,挤占、破坏人行道和绿化带小区交通,冲突时有发生。1.1所示,小区周围路面停满了车辆。
车位严重不足,同时还产生了大量路边乱停车现象,这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和经济的大量损失。据李志辉、沈利华在《机械立体停车库概述》中的统计,我国的道路建设速度平均都低于机动车拥有量的发展速度。若按照北京的发展情况来分析,每年增加车辆数20万辆,而其中50%路边停放,则相当于每年吞掉了约l万公里道路。虽然现在在加紧道路建设,但由于乱停车情况严重,道路情况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堵塞情况愈加严重。公路(道路)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单位时间的利用率上,按城市平均车速20km/h为计,一辆路边停放的车辆就会影响道路利用多达3000次,其造成的经济损失非常巨大。另外,大量的车辆停放在人行道,也大大减少了人行道的寿命,甚至致使人行道一年内就遭到损坏[1]。
图1.2 机械式立体车库
立体车库作为一种新型停车形式,具有土地利用率高、投资适中、出入库管理方便、省时省力等优良特点,同时还可靠的保障了车辆安全。如图1.2。而且立体车库在国外早已得到广泛应用,技术成熟,必将成为有效改善城市静态交通的最佳选择。
1.2 发展现状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开发新型停车库,解决了停车难、滥停车、交通拥挤的现状。陆续出现的新型车库包括:20世纪60~ 70年代的自走式:80年代的多段式;80~ 90年代的地下多层循环式;立体塔式(独立塔式、建筑联体式、建筑内装式) [3][4]。
1.2.1 国外发展现状
自动立体停车装备系统在世界各地的发展状况并不均衡,据网文《立体车库的发展趋势》介绍,德国开发最早,处于技术领先地位,在二层及多层平面式立体停车库中,它已发展了H型、U型和V型等系列。由于欧洲国家土地资源比较富余,停车问题不很突出,停车设备应用量不是很大,应用较好的多数为巷道堆垛式和多层升降横移式产品。
1932年美国开始建造世界上第一台简易式存车库,采用电梯系统上下搬运汽车。60年代后期,随着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城市汽车拥有量大幅增加,占地面积小的机械式立体车库得到了迅猛发展。到今天,根据美国停车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美国停车产业的年产值达200多亿美元,并且不断有新的科技产品应用于停车场产品中。
亚洲的停车设备技术起源于日本,日本由于国土面积小,城市土地稀缺,立体车库应用最广,从1959年引进了建造机械式立体车库的技术之后,到1983年,已经在本土建造了25454座多种形式的机械式车库,平均每座容车十辆左右,最多的达到百辆以上。从上世纪70年代末期起,车库容量年递增率为5%~7%,超过同期汽车拥有量的年递增率4%~6%。从技术特征来看,日本更加重视竖式自动立体车库,即密集型自动立体停车库的发展。
1.2.2 国内发展现状
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初已经认识到立体车库的优点,并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相关的研究及实践。其中塔式立体车库以其高密度的容车率优势被广泛地用于全国各宾馆、酒店、办公大厦等商用楼,其仓储式、循环式等形式的立体车库也都以其独特的优势满足了不同业主的个性化需求,而简易升降式和升降横移式这2种立体车库更适合小区,因为它可以根据场地的大小和空间的高度来自由设置层数和列数,建造方便, 操作极其简单[5]。
到目前为止,我国自动化立体停车设备行业正处于一个发展的初始阶段,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尤其是与日本、德国的同类产品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停车设备结构的重量需要合理减轻,如国内生产的载车托板重量是日本的2~2.5倍。设备重量大,除了影响制造成本外,还涉及到安装土建和日后基础沉降等问题。二是安全性能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如国内生产的停车设备只在停车位上设有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祠堂修复)古建文保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说明.doc
- (张矿本科)成家庄煤矿60万吨设计方案说明.doc
- “金达 美岸栖庭”(一期)房地产开发项目立项投资可行性分析论证报告.doc
- “自然宏”发酵型泡菜加工项目立项投资建设可行性分析论证报告.doc
- 【经管类】某某地区肉羊养殖示范基地及产业化开发项目立项可行性分析论证报告.doc
- 【年产方向盘30万套、税控收款机壳100万件、保险杠41万件、仪表盘30万块项目立项投资建设可行性分析论证报告】.doc
- ××业务技术用房建设项目立项投资建设可行性分析论证报告(31.7亩、综合单价2100元每平方米).doc
- 1万吨年产轻质碳酸钙1万吨年重质碳酸钙可行性分析论证报告.doc
- 2×116mw热水锅炉工程设计方案说明招标标书文本.doc
- 2万吨年利用粉煤灰科学成纤取代木浆生产经纬线牛皮纸项目立项投资建设可行性分析论证报告.doc
- snsp--复合生物酶制剂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立项节能评价评估报告.doc
- x62w型卧式万能铣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论文学位论文(学士)设计论文.doc
- xaas7.5mw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说明.doc
- xxled项目立项商业策划方案书.doc
- xx安置小区建设工程项目立项节能评价评估报告.doc
- xx办公楼节能评价评估报告.doc
- xx菜籽油加工厂年产1000吨精炼菜籽油建设项目立项可行性分析论证报告.doc
- xx大酒店建设项目立项投资可行性分析论证报告.doc
- xx大桥工程投资建设可行性分析论证报告(甲级资质).doc
- xx高档小区弱电系统技术方案说明--技术标部分.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