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间文艺学教程历年考试真题.doc
《民间文学概论》备考综览
一、题型及卷面分数分布特点分析
1、考卷试题类型及各部分所占分数比重等,请见下表:
序号 题型 题量×题分 合计题分 两大部分占总分比重 1 单项选择题 20×1 20 30% 2 多项选择题 5×2 10 3 判断改错题 5×2 10 70% 4 简答题 4×5 20 5 分析题 2×10 20 6 论述题 2×10 20 2、卷面分数分布特点分析:本课程考试的命题形式,在2001年后有所变动,即将原先每空1分的填空题和每题3分的6道名词解释题分别改为每题1分的10道判断改错题和每题10分的2道分析题,同时加大单项选择题的题量。改动之后,考试的卷面命题形式更显简洁明晰,如上表所示。判断改错题依考题的难度系数,其实依然可以划入选择题部分;简答题、分析题、论述题在难度系数方面其实也相差不是很大,只是答题时的笔答份量有所详略而已。总的来说,考题答案比较现成,依据课材识记的成分较多。要顺利应对本门课程考试,相信对绝大多数读者来说,难度应该不大。
3、考题具体实例及答题规范,请参见本课程【附录 历届真题及答案】栏目。
二、笔答题命题特点及考点分布分析
1、历届考试问答题题目及其考点分布举例分析如表2-4-2《民间文学概论》历届自考真题第二大部分考题及其考点分布例析表1、2所示;
2、例析表2只对2002年考题形式改动后的历届命题考点进行分析;考点的分布定位依照本课程【笔记】栏目的逻辑结构进行划分。从例析表2中可以看出,“民间文学的概念及其基本原理”部分在卷面命题中所占的题分比重很大,并且覆盖了简答、分析、论述等所有题型,值得读者注意。
3、从本课程命题的总体特点来说,不管是笔答题还是选择题、判断改错题,卷面命题的重复性都是相对比较高的。毕竟,课材的内容及其要求掌握的知识点相对比较简单,要求也相对有限,许多章节都未列入考纲之中。因此,只要根据本课程【笔记】和【附录】栏目中的历届真题及其参考答案,再对照例析表,对考点的分布有所了解,认真备考,基本便可游刃有余了。如果想要更加妥当,作为主考学校的指定课程,读者也不妨可以再参考一下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本课程辅导书《民间文学概论》。表2-4-2 31.
32.
33.
34.35.
36.
西来初地的五眼井(注:原文此处略) 37.
38.36.狭义的民间文学故事是指什么?
37.简述《蜡辞》的大意。《蜡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38.续写下面几则谚语。
1.一家盖不起龙王庙,2.木匠家里无凳坐,
3.三个臭皮匠,4.土帮土成墙,5.富人一席酒,
39.为何要坚持“全面搜集”的原则? 30.两兄弟型故事
31.灯谜
32.感生神话
33.玛纳斯
34.十六字方针
35.人类学派 40.马克思说:“希腊艺术的前提是希腊神话,也就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态本身。”这句话怎么理解?
41.对比下列两则民谣,指出其整理的优劣所在。
1.《汉书》:“一尺布,尚可缝;一斗栗,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
2.《前汉书》:“一尺布,暖童童;一斗米,饱蓬蓬,兄弟二人不相容。” 2000·04 35.简述〈孟姜女故事〉的主题思想
36.忠实纪录的原则是什么?
37.写出下列歇后语的后半部:
(1)千里送鹅毛——(2)王麻子刀剪——
(3)肉包子打狗——(4)外甥打灯笼——
(5)狗咬吕洞宾——
38.为什么说〈木兰诗〉是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 29.信天游
30.格萨尔王传
31.变异性
32.洪水神话
33.呆女婿故事
34.匿名性 39.我们当今学习民间文学有何意义?
40.搜集整理民间文学作品要注意什么问题?表2-4-2
应用传说的艺术特点来分析下面这则传说的整理是否成功。 民间文学的种类和体裁·语句类 简述谚语和成语的区别。 从下列几则客家谚语分析民间谚语有哪些特点。 民间文学的种类和体裁·韵曲类 《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的大意是什么?
《五姑娘》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
《汉语言文学专业(C050105)自学考试参考文丛》
-第 1 页 共 3 页
1 第四册 省考类
3 第四册 省考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