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山西佛寺建筑探讨佛寺形制在中国的建立及演变.pdfVIP

由山西佛寺建筑探讨佛寺形制在中国的建立及演变.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由山西佛寺建筑探讨佛寺形制在中国的建立及演变.pdf

2008年第5期(总第162期) 安 徽 建 筑 11 由山西佛寺建筑探讨佛寺形制在中国的建立及演变 ShanxiProvince 王炜炜 (国家开发银行安徽省分行,安徽 合肥 230061) 摘 要:佛教在两晋之际传入山西,发展很快,是历朝佛教兴盛的中心。后经历朝历代的不断发展,如今山西省内佛寺分布极广,遍布全境,不难 看出当年的兴盛。五台山更以建寺历史悠久和规模宏大,居于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文章以山西古建筑考察为依据,试图从时间和空间两条线 索,在探讨佛寺形制在中国的建立及演变的基础上,对这一地区佛教建筑群的布局和处理手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汉传佛教;山西;形制;平面布局;演化 中图分类号:TU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359(2008)05-0011-03 Abstract communityinthisarea. Key words :HanBuddhism;ShanxiProvince;structure;planlayout;evolution 1 佛教中国化的嬗变 置、式样,以及从内外空间的运用上,也可以大概看出佛寺建筑 佛教是源于古印度的外来宗教,自印度由西域传入中国, 的基本规律、处理手法及其渊源,为我们研究佛寺建筑的发展, 它在中国的传播不是通过简单的译介佛教教义及其经典理论, 提供了实例。 而是通过佛教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创造性融合。佛教之所以 2 汉传佛教建筑的主要形制演化 能够根植于中国,并显示出强盛的生命力,就在于它融入了中 印度的传统佛寺,中心设佛塔,周围布置僧房,传入中国 国的原始宗教意识和传统伦理观念,吸收了不同地域具有民族 后,演变为早期的以佛塔为中心的廊院式寺庙。最早见于我国 特色的历史文化,形成了适应中国社会心理特征的宗教信仰。 史籍的佛教建筑,是明帝始建于洛阳的白马寺,其形制因循了 佛教中国化的嬗变过程可以追溯到佛教传入中国的不同 古代印度宫塔式佛寺的式样,即以佛塔为中心的方形庭院平 途径。佛教最早从印度循三条途径传入中国:西北通过丝绸之 面。据《魏书·释老志》载:“自洛中构白马寺,盛饰佛图,画迹甚 路,经西域传入中国的中原腹地,与汉族文化融合,形成了汉传 妙,为四方式。凡宫塔制度,犹依天竺旧状而重构之,从一级至 佛教(北传佛教);西部通过尼泊尔传入中国的吐蕃,与藏族文 三、五、七、九。世人相承,谓之‘浮图’,或云‘佛图’。”宫塔式佛 化融合,形成了藏传佛教(喇嘛教),后又流传于中国青海和内 寺曾在汉晋时期的西域地区普遍盛行,内地并不多见。 蒙古的广大地区;西南通过缅甸传入与之接壤的中国云南傣族 佛教在南北朝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并建造了大量的寺 聚居地区,形成了南传佛教。这三大体系的佛教无论流传到哪 院、石窟和佛塔。这时有的寺院主体部分仍使用塔院,虽然采用 个地域,其建筑的布局、特征,乃至装饰艺术风格,也因佛教传 了“前塔后殿”的布置方式,依旧突出了佛塔这一主题。 播地域的文化背景差异而各自独具特色。 这种寺院布局,一直流传到公元10世纪以后的一些辽代 诚然,佛教流派多元化造就的佛教建筑艺术风格远非三大 寺院,例如山西应县的佛宫寺。佛宫寺整个中轴线上的建筑为 类型所能囊括,即使同一流派和同一类的佛教建筑艺术,由于 钟鼓二楼,后部有配殿、厢房。大雄宝殿中间用甬道与塔相连 宗派众多,崇奉的佛教教义不同,其建筑风格也各不相同。在此 接。这种平面布局沿袭了南北朝时期的佛寺传统,是辽、金时期 仅对南北两地的汉传佛教建筑进行比较研究。 把塔建在寺院大殿之前并占据重要位置的典型实例。 佛教在两晋之际传入山西,发展很快,是历朝佛教兴盛的 另外,南北朝时舍宅为寺之风盛行,加之汉以来中国传统 中心。很早就开始建造佛寺,东汉时建造了许多大型寺院,现在 建筑形式的影响,促使寺庙形式进一步

文档评论(0)

docinpf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12202040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