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单相液体的稳定渗流势.ppt
第六节 考虑边界效应的镜像反映法 一、汇源反映法—直线供给边缘附近一口生产井的反映 直线供给边缘附近有一口生产井时,直线供给边缘本身为一条等势线,液流从此出发流向生产井,其渗流场图如图实线。 从上节知:等产量一源一汇渗流场图关于y轴对称,y轴是一条等势线。从y轴右边看,y轴可以认为是一条直线供给边缘,并与直线供给边缘附近一口生产井的渗流场图完全一样。 第六节 考虑边界效应的镜像反映法 当研究直线供给边缘附近在坐标(a,0)处存在一口生产井时,可设想以直线供给边缘(选作y轴)为镜面,在其对称的位置(-a,0)处反映出一口等产量的注入井在作用。用这口虚拟的注入井和原生产井进行势的叠加,所形成的渗流场图的右半部与供给边缘附近一口井的渗流场图完全一样。 用一个“异号像”的作用来代替直线供给边缘的作用,这种方法称为汇源反映法。 第六节 考虑边界效应的镜像反映法 真实渗流场中任取一点M,M点到真实井的距离为r1,到虚拟井的距离为r2,在无限地层中,M点的势: M取在边界上: M取在井底: 第六节 考虑边界效应的镜像反映法 思考:与圆形供给边缘中心井相比,产量如何变化? 产量小于圆形供给边缘中心一口井的情况;但一般相差不大。 第六节 考虑边界效应的镜像反映法 二、汇点反映法 ——直线不渗透边界附近一口生产井的反映 直线不渗透边界附近有一口生产井,由于流体不能穿越边界流动,不渗透边界为分流线。其渗流场图为等产量两汇生产时的渗流场图的一半。 第六节 考虑边界效应的镜像反映法 利用等产量两汇水动力场关于y轴对称的特点。 当研究直线不渗透边界附近一口井的渗流时,可将不渗透边界作为镜面,在异侧的对称位置上反映出一口同号等强度的虚拟井。从而把位于不渗透边界附近井的解归结为无穷地层等产量两汇的解,这种方法称为“汇点反映法”。 第六节 考虑边界效应的镜像反映法 已知边缘压力pe、井底压力pw,井到断层距离a,在实际渗流场中任取一点M,M到真实井距离r1,到虚拟井距离r2。 M点取在供给边缘: M取在真实井井底: 则M点的势为: 第六节 考虑边界效应的镜像反映法 镜像反映小结 镜像反映法的目的: 将边界反映掉,变成无限大地层中多口井的情况,再根据势的叠加原理可求出其产量。 边界对渗流场和井产量的影响可以看成: 以边界为镜面,在实际井的对称位置上,存在着另外一个虚拟的“井像”在起作用,将实际井和虚拟井像进行势的叠加。 第六节 考虑边界效应的镜像反映法 镜像反映法的基本原则: 不渗透边界是“同号”等产量反映,反映后不渗透边界保持为分流线; 供给边界是“异号”等产量反映,反映后供给边界必须保持为等势线。 (1)对称性原则 位置对称;产量相等。 (2)边界性质不变原则 供给边缘为等势线;不渗透边界为分流线。 ——决定产量的正负。 第六节 考虑边界效应的镜像反映法 三、复杂边界的反映 镜像反映法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取消边界后,真实井与虚拟井同时工作时,仍保证原渗流边界性质不变。对多个边界问题,要求: 对井有影响的边界都必须进行映射; 对其中一个边界映射时,必须把井和其它边界一同映射; 有时需要多次映射才能取消边界,甚至需要无穷多次。 第六节 考虑边界效应的镜像反映法 以两个互相垂直的断层为例说明镜像反映法的原则和步骤: 对称性原则 边界性质不变原则 +q +q +q +q 仅把Ⅰ、Ⅱ断层作为镜面把A1井映射出A2、A3两口同号虚拟井,则垂直于断层Ⅰ仍有渗流速度——断层不是分流线,反映不正确。 第六节 考虑边界效应的镜像反映法 例:有一直角混合边界,已知直线供给边缘上的压力为pe,生产井底压力为pw,井距直线断层和直线供给边缘的距离为a,油层厚度h,渗透率k,求井产量。 解:镜像反映如右图。由势的叠加原理,真实渗流区内任一点M的势为: M点取在供给边缘: M点取在井壁处: r3 第五节 势的叠加和多井干扰理论 一、井间干扰现象与实质 井间干扰:同一油层内同时有两口井以上油井生产,其中一口井工作制度发生变化后,必然要影响到其它井,这种现象称井间干扰。 井间干扰特征:原压力平衡状态被破坏,地层中压力场重新分布,直到建立起新的流场 第五节 势的叠加和多井干扰理论 M M4 M2 M3 M1 M3 M4 M2 M1 M Q Q Q -Q B A 压降叠加原理:多井同时工作时,地层中任一点的压降应等于各井单独工作时在该点造成的压降的代数和。 二、势的叠加理论 (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华为PTN故障处理手册v[].doc
- 华为S灵活QinQ实现机制及配置指导书客户版.doc
- 华为的入职、待遇、海外经历、薪资分成.doc
- 华人卡内基之父黑幼龙的人生加减乘除(PPTminimizer).ppt
- 华侨大学美术学院阳光成长计划申请书.doc
- 华创CAWS系列自动站更换为天津DZZ自动站的方法.doc
- 华南师大自然地理学考题--.doc
- 华南师大附中届高三综合测试(三)英语试题.doc
-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历考研试题.doc
- 华南理工大学版微积分下课件.doc
-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课件-第6课时 解决问题(2).ppt
-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课件-第2课时 找规律(2).pptx
-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课件-第5课时 解决问题(1).ppt
-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课件-八、5解决问题(2).pptx
-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课件-九、3认识钟表.pptx
-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课件-一、2比多少.pptx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课件-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ppt
-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5课时解决问题(减法)(课时课件).ppt
-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课时11-20各数的认识(课时课件).ppt
-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课件-第7课时 用同数连加解决问题.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