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40卷第5期 山 西 建 筑 V01.40No.5
·12· 2 01 4年2月 SHANXIARCHITECTURE Feb. 2014
文章编号:1009—6825(2014)05-0012—02
长子县小丹河流域清代民居研究初探
郭志斌1’2徐泽林1
(1.东华大学,上海200000;2.山西晋城煤业集团公司,山西晋城048000)
摘要:以小丹河流域的清代民居建筑为研究对象,论述了该地区传统民居的特点,分析了棚楼式民居的成因,从屋架、墙体、基础
方面探索了清代民居的建筑框架,并研究了传统民居的装饰图样,以突出清代民居本身的民俗文化。
关键词:民居,建筑,传统,装饰
中图分类号:rIrU241.5 文献标识码:A
小丹河发源于山西省长子县、高平市交界的丹朱岭北麓,自 “五月,大雨雹灾十八村,人伤数百,房屋倒塌无数……”在这种极
西向东流经长子县慈林镇张店、崔庄村,而后蜿蜒北上,经东田良 端的自然灾害和社会动乱的状况下,民居就得有抵御外敌入侵和
村、布村、邹村、韩坊、交里等村,在交里村北归入浊漳河南源。河 储存大量粮食的功能。二层棚楼式建筑中的一层作为日常生活
‘
流全长18km,流域面积覆盖长子县南部区域120km2。该流域分起居用房,二层作为储物间用来储藏粮食和存放生产农具,还可
布着大量的清代民居,其中有17处保存较完整的院落,现已列为 以不受天气影响晾晒粮食,避免田鼠和贼人侵扰。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 清代民居建筑空间形制
合院式布局、棚楼式房屋是当地传统民居的特点。合院式民
居以三合院和四合院居多。三合院有簸箕院、连楼院形制。簸箕
院因其平面布局形如农业生活工具簸箕,因此形象地称之为簸箕
院,如西范村2号民居(见图1)。四合院有对称院、倒座院、连楼 2 1 2 }m e导
院。东西两房、南北两房对称布置的院落称为对称院,如九连环 a)实景图 b)示意图
院落的新房院(见图2);倒座院是当地四合院中普遍的形制,它 图1西范村2号民居
由正房与对面的倒座房、两侧厢房围合而成,如南张店村1号民
居(见图3)。连楼院是指院内各房屋二层用封闭式通廊连通起 围
来,仅一座房间设有室内楼梯,其他房间不再设置楼梯,架空通廊
安装有通透的木制围栏,便于采光。
不同于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形制,小丹河流域传统民居院落即 筒凰 圄
使两到三进院落,也没有正房后面供未成年人居住的小院,也没有 圃圈嗣一
倒座房与厢房之间腰墙围成的进院胡同,是简洁实用的民居院落。
2棚楼式民居成因分析
小丹河流域长期处于农耕文明时期,据清史记载:顺治七年
(1650)“七月,大风拔树,黑云蔽天,大雹伤禾。”乾隆二十五年
(1760)“春,大饥,民食树皮草根,饿死不少人。”嘉庆六年(1801)
建筑结构方面进行重新规划,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结合新型材料进 [3]登琨艳.空问的革命:一把从苏州河烧到黄浦江的烈火
行改造设计,以陶瓷艺术为设计本源,使其重新焕发光彩。 [M].南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参考文献: [4] (英)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M].芮经
[1]冉茂宇.生态建筑[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纬,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