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5
- 0
- 约2.8万字
- 约 20页
- 2015-08-21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GB 11552-2009
- | 1999-11-01 颁布
- | 2000-08-01 实施
- 1、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查看更多
GB11552-1999
前 言
本标准是GB11552-1989(!汽车内部凸出物》的修订版,本标准在技术内容方面是等效采用欧洲的
74/60/EEC(欧共体各成员国关于汽车内部安装件的协议)及 78/632/EEC(74/60/EEC的修正案)法规
制定的。编写格式按照GB/T1.1-1993《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 第1部
分 :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的规定,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原法规在格式及段落上做适当调整。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是标准的附录,附录E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GB11552-1989
本标准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长春汽车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陆江天、齐惠文。
中华 人 民共和 国国家标 准
B G 11552-1999
轿 车 内部 凸 出 物
储 GB 11552- 1989
Passengercar-Internalprotrusions
, 适用范围
1.1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车厢内部除内后视镜外的所有构件,包括车身附件、按钮、手操纵杆、顶盖(含活
动顶盖)、座椅靠背和座椅后部零件等在凸出物方面的规定和测试方法。
1.2 本标准适用于轿车。其余M,2t车可参PIN枚行_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的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
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11563-1995 汽车,H6确Sdw序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门 头部碰撞区
在静态条件下,用附录A(标准的附录)规定的测t装置(球头模型)所能触及的车厢内部所有未装
玻璃的区域
3.2 头部碰撞基准区(以下简称基准区)
头部碰撞区内对凸出物有特殊规定的区域。(基准区的确定见附录A)
3.3 仪表板水平线
由与仪表板垂直相切的切点所确定的水平线。
3.4 顶盖
汽车顶部由前风窗上缘与后窗上缘(或背门上缘)和两侧围上框架所围成的部分。
15 敞蓬车
除前风窗支柱、顶蓬翻转支架、座椅安全带固定点外,一般在车辆侧窗下边缘以上车身结构无刚性
零件的车辆。
I6 活顶轿车
顶盖或其一部分能向后折登、打开或滑动的车辆。
I7 折叠座椅
临时使用的辅助座椅,在通常情况下是折叠的。
4 规定
4.1 前排座椅 “H”点(见GB/T11563-1995)之前,仪表板水平线以上的车厢内部构件(侧门除外)
4.1.1 在基准区内,不得存有任何危险的可能导致乘员严重伤害的粗糙表面或尖棱。下述4.1.2至
4.1.6所述构件如果符合这些规定,则应认为是满足规定。
国家质,技术监督局1999一们一01批准 2000一08一01实施
GB 11552-1999
4.1.2 在基准区内,仪表板r.的构件以及距玻璃表面大于或等于100mm的其他构件,应当符合附录
C(标准的附录)规定的吸能性。对基准区内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构件,可不考虑吸能性:
一按附录C的规定进行试验时,摆锤触及的构件位于基准区之外
— 被测试构件距基准区外被触及的构件不足 100mm,该距离沿基准区的表面测量。
任何金属支撑物不得有凸起的棱边。
4.1.3 若仪表板的下缘不符合4.1.2规定,其圆角半径不得小于19mm,
4门.4 用刚性材料制造的开关、拉钮等构件凸出仪表板表面的高度可按附录B(标准的附录)中B2规
定的方法测定。当凸出仪表板表面3.2mm-9.5mm时,距离凸出部分顶点2.5mm处的横截面积不得
小于200mm`且凸出物边缘的圆角半径不得小于2.5mm
4.1.5 当这些构件凸出仪表板表面的高度超过9.5mm时,用一直径不大于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