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OSI模型TCP_IP的介紹
介紹 OSI 模型
我們已經知道 TCP/IP 能夠應用在不同的網路﹐這就必須要有一套大家都遵守的的標準才能保證彼此能夠溝通。因為數據通訊領域的專用屬於和技術實在太廣泛了﹐沒有任何一位電腦專家能夠熟悉全部的內容。因此必須有一套公認而且通用的參考架構以供釐清各項標準。在我們了解 TCP/IP 協定之前﹐有一個公認的網路模型我們必須要先了解的﹐它就是由 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rganisation (ISO) 於1978年開始開發的一套標準架構﹕Reference Model for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OSI) 模型。OSI 常被引用來說明數據通訊協定的結構及功能﹐成為討論通訊時代共同依據﹐已經被通訊界廣泛實用且有一致的認知了。
OSI 把數據通訊的各種功能分為七個層級﹐各司其職﹐但有相互依存﹑合作。但在功能上﹐它們又可以被劃分為兩組﹕
網路群組﹕由實體層﹑資料連接層﹑和網路層組成。
使用者群組﹕由傳送層﹑會談層﹑表現層﹑和應用層組成。
您可以從下圖看各個協定層的排列關係﹕
應用層 (Application) 表現層 (Presentation) 會談層 (Session) 傳送層 (Transport) 網路層 (Network) 資料連接層 (Data Link) 實體層 (Physical) OSI 參考模型
OSI 提供了一個很有用的模式去解釋各個不同層面的網路協定﹐這些協定就像堆積木一樣﹐層層疊上去﹐因此此一架構常被稱為堆疊(stack)﹐或是協定堆疊。每一個協定都只和與之對應的協定溝通﹐然後將結構向相鄰的協定解釋。彼此之間如何傳送資料都有必然的協定﹐而且層層相扣﹐共同協力完成任務。各層無需知道其他層是如何工作的﹐只關心相同層級的協定就行﹔但層與層之間卻有一套既定協議相互交換處理結果。這樣有一個很明顯的好處是﹕這留給各層都有自己的設計與發展空間﹐當某一層要進行協定更新﹐其他層無需同時被修改。
下面分別對各個曾經做一個簡單的描述﹕
實體層(Physical Layer)
在這層裡面您必須作出一些機械和電子方面的決定﹐也就是要定義出在終端和網絡之間要使用的設備。同時﹐採用何種佈線也要在這裡決定出來這層實際是定義了應用在網路傳輸中的各種設備規格﹐以及如何將硬體所攜載的信號轉換成電腦可以理解的電子信號( 0 和 1 )﹐這通常都是設備上面之韌體(Firmware)的功能。這些規格一般是由硬體的生產廠商制定的﹐比如﹕數據線的接腳﹑電壓﹑波長﹑相位﹑等等。
例如網線﹑網路卡﹑電話線﹐等等﹐都是屬於實體層的範疇﹐也就是用來連接兩台電腦的可以攜帶數據的媒體﹕可以是銅線﹑也可以是紅外線﹑也可以是光學纖維。我們常見的實體層是用來連接辦公室網路的 Ethernet 和 Token Ring 線路﹐或者是連接 modem 的電話線。而機器上的網路卡﹐或是連接遠端的 modem ﹐都能夠將物理媒體上面的電子脈沖轉換成電腦所能讀得懂的 0 和 1。
資料連接層(Data Link Layer)
在這層指定了要採用的信息單元 (message unit﹐通常在 LAN上面的信息單元被稱為 frame﹐翻譯為“訊框”或“框包”)﹐還有它們的格式﹑以及如何通過網絡。每一個 frame 都會被賦予一個 MAC 位址碼和偵錯監測值(checksum)。
Ethernet 的 Data Link Layer Frame 看起來如下圖﹕
序言(Preamble) 目的地位址(Destination) 來源位址(Source) 信息類型(Message Type) 數據(Data) 封包監測資料(Frame check sequence) 8 bytes 6 bytes 6 bytes 2 bytes 46-1500 bytes 4 bytes Data Link Layer Frame 結構
數據在實體層是以bit為單位來傳輸的﹐資料連接層要制定不同網路形態的資料框包格式﹐確保數據能夠在不同的網路實體(比如﹕同軸電纜﹑雙絞線﹑光纖﹑電話數據線﹑等等)上進行資料傳送。有一個 Binary Synchronous Communications 協定﹐會判定出一個框包如果在丟失的情況下﹐要等待多久會被重新發送﹐以及如何處理重發的框包和封包確認。這個協定也是在這層裡面定義。我們通常用來撥接上網的 PPP 協定就是在這層裡面定義的﹔同時﹐一般給 Mainframe 使用的 xDLC 協定也屬於這裡的範圍。
資料連接層通常會管轄以下的功能﹕
網路卡的實體位址(Physical Addres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全套IECQQC080000-2017有害物质过程管理体系文件(HSPM).pdf VIP
- 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pdf
- 市场调查与分析: 数据分析网络调查报告撰写 (慕课版)王晓燕习题答案.docx
- 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工高级工培训大纲与教学内容概述.docx VIP
- 2025至2030中国中药饮片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报告.docx
- 2025年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pptx VIP
- 《企业质量管控与应用》课件.ppt VIP
- 吊顶施工合同范本.pdf VIP
- 公共建筑室内温度控制管理办法——空调系统节能运行管理制度.doc VIP
-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诗词五首-渔家傲》.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