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西省中阳县下枣林矿区铝土矿矿体地质特征.pdf
Huabei Land and Resources
论 文
山西省中阳县
下枣林矿区铝土矿矿体地质特征
马发思
(山西省第三地质工程勘察院,山西 晋中 030620)
摘要:在山西省中阳县下枣林矿区铝土矿普查中,通过 1/5000 地质测量及水、工、环
测量(草测),主要采用深部槽探、钻探,并结合采样化验等工作方法和手段,大致查明
区内矿体(层)的数量、产状、厚度、规模、形态特征。铝土矿成矿地质条件和分布特征,
矿石的矿物种类、含量、共生组合及矿石结构构造特征,矿石的化学成分、有益有害组分
的种类,划分矿石的自然类型和工业类型,为进一步详查提供了充分可靠的依据。求得铝
土矿 333+(334)?矿石资源量 2359.7 万吨,提供了一处大型铝土矿基地。
关键词:铝土矿;矿体;地质特征
中图分类号:P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487(2015)01-71-3
1 绪言 微晶鳞片状、粒状,自形程度高时为板条状;其次为粘土质
下枣林矿区铝土矿矿区位于山西中阳县城 275°方 矿物,含量一般 15%~50%。含氧化铁质 10% 左右,少量方
位直距 8.8km 处,行政区划隶属中阳县管辖。矿区地理 解石、水云母、高岭石、电气石、榍石等矿物。矿石化学成
坐 标 为: 东 径 110 ° 58 ′ 00 ″ ~111 ° 07 ′ 30 ″, 北 纬 分特点是含硅高,一般在 5~20 之间(图 2),含铁低(图 3),
2 一般 6%,Al2O3 含量 40.40%~78.18%, 一般 60%~75% 之
37° 19′ 00″ ~37° 24′ 45″ , 矿区面积 39.82km 。
间(图 4),Al O +SiO +Fe O +TiO 一般为 83%~85% 左右。
2 矿体(层)特征 2 3 2 2 3 2
据组合分析结果,矿石中伴生有益组分镓平均含量 0.006%。
2.1 矿层赋存部位
有害组分平均含量 MgO 0.455%,CaO 0.375%,S 0.575%,
矿区铝土矿赋存于石炭系本溪组一段(C b1 )中部,其
2 P O 0.260%, CO 0.620%,K O 0.675%,Na O 0.075%。
2 5 2 2 2
底板距侵蚀面距离 0 ~ 6.02m,一般为 3m 左右。
2.2 矿体特征
矿层呈层状、透镜状产出。沿走向长约 3000m,沿倾向
宽约 1500m。矿体产状平缓,倾角一般 5° ~10°左右,个
别地段可达 15°。矿体厚度 0.80 ~ 5.43m, 平均 2.21m。矿
体厚度变化系数为 55%,属稳定型(见图 1)。据地表出露
及工程控制情况看,矿体沿走向厚度变化较大,沿倾向变化
也大。段内无明显褶皱及断裂构造。矿体埋深 1.95~145.07m,
赋存标高 996.58~1138.95m。矿层与顶板界限明显,与底板
图 1 铝土矿厚度频率直方图
的铁质粘土岩和山西式铁矿界限明显,呈渐变关系。
3 矿石质量
矿石矿物以一水硬铝石为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Tectonically+asymmetric+Earth-From+net+rotation+to+polarized+westward+drift+of+the+lithosphere.pdf
- V-3θ在三明暴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分析.pdf
- “6.5”桂东北大暴雨天气过程的分析.pdf
- “佛山天气”微信系统设计及实现.pdf
- “启德”台风强降水成因及其风向与雨量关系分析.pdf
- “多规融合”实施建议.pdf
- “威马逊”和“海鸥”两个相似台风暴雨对比分析.pdf
- “威马逊”结构剖析及对贵港市风雨影响.pdf
- “海贝思”残留螺旋云带的中尺度暴雨成因分析.pdf
- 《中国萤石矿成矿规律》出版发行.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