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Pv6网络应用于地震信息传输初探.pdf
o.
2015年3月 EARTHQUAKE RESEARCH IN SICHUAN Mar. 2015
IPv6 网络应用于地震信息传输初探
林 洋,张 颖
(四川省地震局,四川 成都 610041)
摘 要:IPv6 网络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然趋势。 而从IPv4 网络过渡到IPv6 网络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渡时
期两者将并存。 本文介绍了IPv6 的基本概念和目前常用的IPv6组网技术,以及在四川省地震局的应用。 由于地
震信息网络是“国家—省—台站、市县”三层结构,在IPv6示范台站建设时仍遵循该结构,在四川省地震局和成都
地震台增加了IPv4/ v6双协议路由器,分别接入本地IPv4 网络,通过隧道封装技术,由四川省地震局汇接成都地震
台,再上联到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从而实现地震信息 IPv6 网络的互联互通。
关键词:IPv6;组网技术;示范应用
中图分类号:P315.6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8115(2015)01-0033-04
DOI:10.13716/ ki.1001-8115.2015.01.008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手机、平板电脑等新的移动智能终端设备及其应用的层出不穷,人们已经深刻
地感受到传统互联网正向物联网的演进,而物联网实现需要更多、更庞大的IP地址来支持。 显然,IPv4 已经
不能完成这一使命。 一方面是地址资源数量的限制,另一方面是随着电子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
络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可能身边的每一样东西都需要连入全球因特网。 物联网时代要求能够随时随地
掌握物体的信息,在这样的环境下,IPv6应运而生。 从1995年起部分国家着手研究开发下一代互联网协议
IPv6 ,开展了基于IPv6协议的下一代互联网建设工作。 中国也于2003年实施了下一代互联网的研究,启动
了中国下一代互联网CNGI(China Next Generation Internet)建设工程,已建成了覆盖全国主要城市的网络基
础设施。 各行业也相继开展CNGI示范网络研究,中国地震局开展了IPv6试验网络的建设,整合现有地震行
业IPv4 网络系统资源,建设符合行业发展的基于IPv6技术的地震局下一代网络平台示范系统,四川省地震
局也有幸参与了该系统建设,完成了四川省地震局示范台站IPv6 网络系统建设和入网,并在此基础上为相
关的IPv6业务应用和实验测试提供了网络接入环境、IP地址规划、安全防护、路由访问策略等服务。
1 IPv6基本概念和组网技术
IPv6(InternetProtocolversion6)是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nternetEngineeringTaskForce)设计的用于
[1] 32
替代现行版本IP协议(IPv4)的下一代IP协议 。 IPv4用32位二进制数表示,其地址数量达2 个,IPv6采
128 96
用128位二进制数表示,IPv6所拥有的地址容量达到2 个,比IPv4增加了2 倍。 准确的说,使用IPv6 的网
128
络并没有2 个能充分利用的地址,IPv6与IPv4一样在实际使用中会造成大量的IP地址浪费,但在可预见
的很长时间内,它能够为所有可能想象出的网络设备提供一个全球唯一地址。 IPv6 的一个基本特性是它支
持无状态和有状态两种地址自动配置的方式。 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方式是获得地址的关键,IPv6把自动将
IP地址分配给用户的功能作为标准功能。 针对IPv4在使用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不足,IPv6设计了全新的报文
结构,提供了全新的地址配置方式和邻居发现协议、内置的安全性和移动性、良好的QOS支持和扩展能力。
业界公认,IPv6将全面推动以移动通信和数字家电为代表的一系列新业务和新技术的发展,为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215号“布拉万”台风暴雨及降水非对称性分布的成因分析.pdf
- 1∶500+DWG转GIS数据技术研究.pdf
- 2013年5月华南强降水与中国南海夏季风爆发.pdf
- 2013年盛夏中国中东部高温天气的成因分析.pdf
- 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MS+6.5级地震四川灾区震害特征分析.pdf
- 2013年夏季浙江省高温干旱环流异常分析.pdf
- 2014年中国气候概况.pdf
- A+New+Circulation+Index+to+Describe+Variations+in+Winter+Temperature+in+Southwest+China.pdf
- An+Attempt+to+Improve+Kessler-Type+Parameterization+of+Warm+Cloud+Microphysical+Conversion+Processes+Using+CloudSat+Observations.pdf
- CINRAD-SA+雷达电磁辐射测量分析.pdf
- JKZ1型基测箱的使用方法.pdf
- Journal+of+Meteorological+Research.pdf
- Landsat+ETM+遥感数据在寻找临沂地热中的应用.pdf
- MapGIS+多边形拓扑错误的处理及避免方法.pdf
- Micaps+资料数据库的建立及应用.pdf
- Pleiades遥感影像数据处理及精度分析.pdf
- Possible+Causes+of+the+Interdecadal+Transition+of+the+Somali+Jet+Around+the+Late+1990s.pdf
- RBF神经网络在雷达定量估测降水中的应用研究.pdf
- Reference3D与Google+Earth数据在国外铁路项目中的应用.pdf
- RegCM4.1对中国区域气候模拟能力评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