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4.doc-2016年中考化学预测题.doc

2016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4.doc-2016年中考化学预测题.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0年中考化学预测题 一、选择题(20分) 1、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引发海啸,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强震导致福岛核电站发生爆炸并引发核危机。因此,人们对核电产生恐惧。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核辐射不会危害人体健康 B 原子核裂变是物理变化 C 核能使用可以减少温室效应 D 核废料可以任意排放 2、为了环保,节约资源,全国执行“限塑令”,发放无纺布袋。生产无纺布的主要原料为:聚丙烯,聚酯和粘胶等。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部分塑料在自然环境中很难降解 B.生产无纺布与棉布的原料都是天然纤维 C.使用无纺布袋有利于减少“白色污染 D.聚乙烯、聚丙烯、聚酯都属于合成材料使用的燃料是丙烷(C3H),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3H+ 5O2 x CO2+y H2O 其中,y分别为 A.1 3 B.1 5 C.3 8 D.3 4 废旧电池集中羊绒衫天然纤维???汽车轮胎食品袋塑料???不锈钢餐具铁合金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 A 观察Na2SO4溶液,溶液没有颜色 B 对比不同浓度的CuSO4溶液的颜色差异,浓度小的溶液颜色较浅 C 向CuSO4溶液中滴加氯化钾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颜色未消失 D 向CuSO4溶液中滴加适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颜色消失 8、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9、右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t1℃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40g B.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B﹥C C.要将C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降温的方法 D.要使A从其浓溶液中析出,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1年3·15晚会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与生活密切相关可用于可用于生产食品包装袋⑦铁离子的化学式 (2)在厨房里蕴藏着许多化学知识。 下列食物中,能提供大量维生素的是 (填字母序号); A.蔬菜 B.牛奶 C.大米 加中的“”是指 (填“元素”或“分子”),身体中一旦缺,可能患有的疾病是 (填“骨质疏松”或“贫血”); 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 的功能; 厨房中能用来除去水壶中水垢的物质是 (填“食醋”或“食盐水” )。12、图中的各物质及其转化关系,都与人类生活有密切关系,其中A、B、E、H均为常见的单质,F为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将一定质量的A与B混合点燃生成了C和D两种物质。() 反应④是未来人类获得能量的理想形式,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反应②在工业上有重要的应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本题包括小题,共分)13、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A B C D E F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写出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并据此选择上图 中 (填字母)组装一套制取干燥二氧化碳的装置。 (3)如选用装置A作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其化学方程式可以为 14.甲、乙两位同学在学完酸的化学性质后,做了如下实验: 写出甲实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乙实验中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实验结束,甲、乙两位同学依次将废液缓慢倒入同一洁净的废液缸中,然后进行了讨论。 【观察与讨论1】甲同学在做实验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于是对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能发生反应表示怀疑。但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实验时应先向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几滴酚酞溶液,再滴加适量的稀盐酸,当观察到 时,就可以说明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观察与讨论2】当乙同学沿废液缸内壁缓慢倾倒液体时,观察到废液缸中先有气泡产生,然后又出现了白色沉淀。经过讨论确定,甲、乙同学试管中废液含有的溶质分别是 , (均写化学式),才会出现上述现象。 为科学处理实验后产生的废液,甲、乙同学决定对废液缸中最终废液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

文档评论(0)

wfk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