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国际建筑设计(6页).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威尼斯国际建筑设计(6页).pdf

特别报道 REPORT 相遇于建筑 —东南大学设计课程在第12届 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 张慧 张彤 1 综述 究和学习的机会。此外,人们还可以借助互联网提交有关双 第 12 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于 2010 年 8 月 29 日开 年展的摄影、文章和视频,参加相关竞赛。 幕,展览持续至 11 月 21 日,为期近 3 个月。本届建筑双年 此次双年展总共有 56 个国家和地区参加,43 件作品在主 展邀请日本著名建筑师、2010 年普利兹克奖新晋得主妹岛和 题展中展出。 世(Kazuyo Sejima)作为总策展人,这也是威尼斯双年展历史 上第一位女性策展人。妹岛将展览主题确定为“人们相遇于 2 展览 建筑(People Meet in Architecture)”,试图通过表现多元理念 主题展、国家馆展和外围展是构成威尼斯双年展的 3 大主 的展览,重新树立建筑学的积极立场,阐明 21 世纪的生活方 要展览活动。主题展通常要求参展人针对当年双年展的主题 式和价值,帮助“人们与建筑产生关系,建筑与人产生关系, 专门进行创作和诠释。今年的“人们相遇于建筑”主题展汇 [1]14 人们在建筑中相互产生关系” 。 集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专业领域的建筑师和艺术家创 在被问及为什么选择妹岛和世作总策展人时,本届威尼斯 作的 43 件作品。每个参展作品都试图讲述和诠释建筑与人之 双年展主席保罗·布拉塔(Paolo Baratta)认为妹岛的作品展 间的关联。经组委会评选,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获 现了一种建筑信念— “建筑作为一种手段,可以促进和提 得了金狮奖终身成就奖,日本石上纯之事务所的作品“建筑 高个人、行为活动与空间之间的关联”。妹岛的建筑能够“创 如空气:拉·科斯特堡研究”获得了金狮奖最佳作品奖,巴林 [2] 造公共性” 。 馆携作品“拓荒”获得金狮奖最佳国家馆奖,比利时Kersten 妹岛本人批评 20 世纪末的建筑过度依赖科技,逐渐远离 Geers David Van Severen事务所和荷兰摄影师Bas Princen 了人的真正需求。在 21 世纪,由于科技进步,人类得以通过 藉作品“7个房间21个场景”而获得银狮奖杰出青年建筑师奖。 像互联网这样的全新的方式相互交流。新的信息技术放大了 3 个“特别荣誉奖”分别颁给了中国业余建筑工作室—作品 虚拟世界,同时却弱化了人与人的社会接触,交流的同时加 “穹顶的衰变”、印度孟买建筑师事务所—作品“工作场所”、 深了孤独。对此,建筑应该有所作为。未来的建筑必须停止 荷兰Piet Oudolf—作品“处女花园II”。 对宏大主题的迷恋,转而更多地关注日常生活,鼓励人与人 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和交流。建筑应该提供给人们相遇、交 建筑如空气:拉·科斯特堡研究 (Architecture as air: Study for 流和对话的现实空间。人们相遇于建筑。 ch teau la coste);日本石上纯之事务所(junya.ishigami+associates) 不同于往届,今年的展览没有单一格式,每一位参展者都 这个作品展示的是法国南部的拉·科斯特堡的空间结构模 是自己的策展人,鼓励以多种方式表达不同的思想和理念。然 型 (14m 长、4m 宽、4m 高 )。极度纤细的构件如空气般在展 而,选择作品仍然需要一个基本的标准,就是反映建筑与人 室里“消解”于无形,恍若无物(图1)。 的现实联系,并且这种联系应该根植于真实的体形环境。在 日本年轻建筑师石上纯之(Ju

文档评论(0)

文档精品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03200221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