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 游民问题.ppt
第九章 游 民 问 题 第一节 游民问题 流动人口 指离开了常住户籍所在地,跨越了一定的行政辖区范围,在某一地区暂住、滞留、活动,并在一定时间内返回常住地的人口 流动类型 劳务型流动人口 公务型流动人口 社会型流动人口 游民型流动人口 游民问题的研究理论 弱势群体理论 农村弱势群体 是与其他地区农村或本地区高收入群体相比较,在社会结构中参与生产和分配的能力较弱、经济收入较低的社会群体。既包括低收入者,也包括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绝对贫困人口 流浪乞讨人员 社会弱势群体 判断流浪乞讨人员是否为弱势群体的几个方面 人员构成——贫困农民、底层农民工、底层流动人口、离家儿童 综合特征——经济收入低于社会人均收入水平; 消费结构恩格尔系数高达80%-100%; 生活质量较低; 生活不稳定,缺乏安全感; 能力低下,不同程度地存在行为问题 社会资源——经济利益、生活质量、承受力三个方面的社会资源低 农民流动失范理论 “失范” 传统与新价值观冲突中产生的社会问题称为“失范”(埃米尔.涂尔干) 失范就是人们对现存的社会规范缺乏广泛认同,从而使社会规范丧失了抑制人们行为的权威和效力(默顿) 失范不同的理论视角 社会变迁理论 失范是随着社会流动增加,传统的风俗习惯、公众舆论、信仰、礼仪等控制手段减弱,而导致的“道德全面败坏” 社会心理理论 失范表现在社会层面上是大众精神低落,颓废情绪蔓延; 表现在个人层面上是个体的生存状态没有依附,有强烈的不幸感和无意义感,形成越轨的心理铺垫 文化结构理论 社会认可的目标 达到目标所运用的符合社会规范的手段 社会文化学视角 个人素质、劳动技能缺乏,在流向城市过程中找不到工作,陷入生活困境,盲目游荡甚至乞讨 城市竞争能力弱,生活质量及其低下,滋生越轨行为,甚至因犯罪而流浪 边缘化理论 边缘地位 是指人们处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权力中心之外,他们不被认真对待,在“被忽视”中生活 边缘人格 过渡人,即在由传统到现代的过渡中,“站在传统与现代连续体”人格状态上的人 边缘人,即远离某一文化中心,“处于人类相互理解边缘的人” 边际人,是处在多种文化冲突与矛盾状态中的人 边缘人格,就是在社会互动和文化变迁中,面临难以适应的环境,屈服于压力而处于一种不够健康、失态但不至于失控的人格状态,如矛盾、焦虑、自卑、攻击、冲突、自尊感低下、道德感低下等人格特征,边缘人格的极端发展就演变出颓废行为、无序行为、无政府行为、极乐主义行为、极端个人主义行为 剥夺理论 “绝对剥夺” 客观经济的被剥夺状态 “相对剥夺” 是指人们需求的得不到满足的一种状态 越轨理论 违反生活准则或价值观念的任何思想和行为就是越轨(道格拉斯《越轨社会学概论》) 越轨行乞的原因_城乡二元结构;制度性社会保障缺乏;综合性因素 资源理论 吉登斯—资源就是使事情能够发生的能力 霍曼斯—资源是财产(物质性与非物质性)的交换 科尔曼—资源是那些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物品、非物品及事件 总 之—资源是那些可以满足人各种需要的东西,既包括物质性的东西,也包括各种非物质性的东西,如舆论等(关系、技能、手段、舆论、人格等) 农村贫困人口外出流动成游民的类型 进城后暂时找不到工作的农民 无劳动能力的一些农村妇女、老年人、儿童、甚至残疾人 有劳动能力,无正当就业需求的人员 一、农民工中的游民 进城农民的三个层次 带资金进城的农民 以打工为生的农民 农民工中的边缘人 城市中的“三无”人员 无合法职业 无正当收入 无固定居所 “三无”人员的特征 工作极不稳定 小团体活动 长期滞留于城市,不愿意回家乡 流浪已经成为他们的生活方式 通常具有反社会的心态 没有理性人生观 二、游民产生的原因 就业歧视 20世纪90后期,一些大城市限制外地人就业政策 部分农民找不到工作 制度隔离 农民工未有城市居民的待遇 农民工和城市居民缺乏公平的竞争环境 无认同感 农民工对市民有不满情绪,心理上有受歧视感 冲突领域—经济、文化、生活各个方面 冲突强度和方式—心理上的相互抵触 冲突的规模——个人间或小群体间的冲突 三、对策和建议 加强政府的就业管理与服务 提供劳动力需求信息,减少盲目流动 完善就业制度,改变就业限制政策 规范劳动力市场 社会关心 社会各界对农民工给予必要的关心,帮助他们解决切身困难,以减少不良社会后果。如夜校、“外来人口学校”、“妥善解决纠纷” 组织就业 流入地和流出地政府合作,对有劳动能力的,引导就业;无劳动能力的,当地政府安置;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财产保险案例分析保险考研[精品].pptx VIP
- 财产保险案例分析保险考研.ppt VIP
- 2025年税务检查重点趋势分析及涉税风险防控.pdf VIP
- 财产保险案例分析和计算题 .pdf VIP
- 财产保险案例与分析.docx VIP
- SBT 10532-2009沐浴企业等级划分技术要求.pdf
- 江西省上饶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测试卷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人工智能技术在特殊教育融合教育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水利工程外观质量评定规程DB34∕T 4010-2021》知识培训.pptx VIP
- DLT741-2023年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