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红崖山水库淤积测量方法及淤积来源分析.pdfVIP

民勤红崖山水库淤积测量方法及淤积来源分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勤红崖山水库淤积测量方法及淤积来源分析.pdf

第45卷第3期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V01.45,No.3 2009年3月 GansuWater and Technology Mar.。2009 ConservancyHydrolmwer ·设计与研究· 民勤红崖山水库淤积测量方法及淤积来源分析 臧炬德 (武威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甘肃武威733000) 摘要:红崖山水库是目前亚洲最大的沙漠腹地水库。淤积是水库运行管理中的最大自然灾害,对淤积测量的正确与 否,为水库灌溉管理决策、年度灌水计划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正确测量水库淤积和分析淤积来源为水库管理提供 可靠正确的淤积量是淤积测量的重要目的。 关键词:水库淤积;施测方法;淤积分析;红崖山水库 中图分类号:TV62+1 文献标识码:B 1概况 内地势开阔通视条件良好。 红崖l土I水库是亚洲最大的沙漠水库,在武威和民勤盆地 3测量方法 分界线以南的湖滨地带。是灌溉为主兼防洪养鱼的三等工 3.1平面控制及碎部点测量 700 3.1.I施测方案的选择 程,主坝高16.5m,长6 in,坝顶海拔1484.5111,副坝高 14.8 360 施测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着精度质量、工作效率。为能 m,副坝长l m,坝基为400多米厚的第四纪砂、砂 砾、黏土层,筑坝材料以黏土斜墙砂壳坝。总库容9993.37 使测量工作以最合理的测量方法,最快捷的速度完成。对测 万m3,兴利库容9800万m3,水库回水面积25km2。目前总 量工作进行全面综合性分析比较,最终确定了施测方法。根 据水库内特有的地势平坦,地物稀少,地形简单的特点,在平 淤积量达3100万m3,设计灌溉面积83万亩,总人口27.75 万人。水库淤积测量工作主要有野外测绘和室内资料整理两 面控制测量中以最少的线端控制较大的面积,又不能使精度 era×40 降低为目的,便采用纵、横断面网格法控制。从水库中央布设 部分。共完成50 cm的I/5000地形图6张,施测面积 约25km2,共布置平面控制轴线4条,长19.295km2,其中横 纵轴线I条,以南北方向纵穿库盆,横轴线3条与纵轴线正 轴线3条,长15.145km,纵轴线I条,长4.150km,图根导 交均匀分布控制水库总面积。碎部测量布置平行于纵轴线的 线点5个,碎部点628个,剖面线全长135.000km。铡图方法 剖面线若干条,分4个区域逐块测绘,汇水区域采用散点法 以经纬仪配合图板测绘,以断面控制法网格型布置。高程以 测绘j 五等水准测量要求,共测五等水准20.360km,绘制面积库 3.1.2主轴线的测设 容曲线}冬I2张,求得1482m高程以下淤积量294万m,。 施测起点由已建西坝位移观测桩中线做为起始边。以西 2测区自然地理地貌概况 坝北端库岸边缘位移观测桩做为起点,编号N1。以夹角为 红崖山水库是石羊河流域七大河流汇交的咽喉之地,也 61050’28”的水平角由北向南纵穿水库中央至回水线边缘,做 是拦洪蓄水的最佳之处,武民公路沿水库东岸边坡通过,水 为平面控制的基准基线。分别在Nl点向南编号№点,间距 1.65 km、继续向南延伸到№南4.15 库距武威市60km,距民勤县城南西30km。由于河西外于 km处、至№点间距3.15 祁连山北麓,地势由南向北逐渐倾斜,海拔1475~1754m,相 kln处分别布设东西向剖面控制线3条,与纵轴线正交横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ewfdg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