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龙天庙戏台共振陶瓮声学研究10.7.docVIP

山西龙天庙戏台共振陶瓮声学研究10.7.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9山西龙天庙古戏台共振陶瓮声学效应研究杨阳1,2,高策1,丁宏3(1、山西大学 科学技术史研究所,太原 030006,2、山西大学 音乐学院,太原 030006;3、太原理工大学 政法学院,太原030024)摘 要:近期,我们在山西省汾阳市龙天庙古戏台旧址上发现了镶嵌在原古戏台表演区山墙两侧的共振陶瓮实物。通过对古戏台旧址上的碑文进行考证,并对陶瓮进行声学测试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戏台表演区镶嵌有共振陶瓮的卷棚顶部分应是清代咸丰年间改建;其次,单个陶瓮可以对一定频段的声音产生共鸣;再次,多个容积不同的陶瓮,按一定的方式进行排放,有利于陶瓮对戏台声音的共振。可以推测,龙天庙古戏台共振陶瓮的大小、安置和排放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是我国清代共振声学知识的具体实践。关键词 山西 龙天庙古戏台 共振陶瓮 声学效应0 引言如何能清楚地听见有限强度的声音,是东西方古人都努力探寻的问题。从声学原理上讲,肚大口小的陶瓮或陶坛等容器在特定条件下能产生共振,强化外部声场[[]马大猷.亥姆霍兹共鸣器[J].声学技术,2002(21):2-3.]。“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将这一类装置运用在军事中,《墨子?备穴》载:“穿井城内,五步一井,傅城足,高地丈五尺,下地得泉,三尺而止。令陶者为罂,容四十斗以上,固顺之以薄鞈革,置井中,使聪耳者伏罂而听之,审之穴之所在。凿穴迎之。”[[]国学整理社编.诸子集成(第四册 晏子春秋校注,墨子闲诂)[C].北京:中华书局,2010.]327这里不仅指出,肚大口小的瓮可以产生共鸣,而且对产生共鸣的条件:陶者为罂、容四十斗以上、固以薄鞈革、耳聪者等进行了详细介绍。[]马大猷.亥姆霍兹共鸣器[J].声学技术,2002(21):2-3.[]国学整理社编.诸子集成(第四册 晏子春秋校注,墨子闲诂)[C].北京:中华书局,2010.[]戴念祖.中国科学技术史(物理学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我国古人不仅在军事上使用共振陶瓮,也将这类装置应用在琴房、戏台等建筑上,以达到共振扩音的效果。明清时期的戏台采用台板下埋置大瓮的方法,利用陶瓮形成的空洞效果,以增加回声,达到增强戏台的音响的效果。[[]廖奔.中国古代剧场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25遗憾的是,这种说法更多地停留在口口相传的阶段,至今为止没有实物证据。近期,我们在拆除后的石塔村龙天庙古戏台发现了原来镶嵌在已被拆除的龙天庙古戏台戏台表演区卷棚顶部分山墙两侧的共振陶瓮实物。在对该古戏台进行多次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戏台卷棚顶部分的戏台建造年代进行考证,并对单个和多个陶瓮的声学效应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希望可以对我国戏台“[]廖奔.中国古代剧场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图1 石塔村龙天庙平面复原图1 龙天庙戏台的建造年代及共振陶瓮的发现图1 石塔村龙天庙平面复原图1.1 龙天庙龙天庙位于山西省汾阳市栗家庄乡石塔村正街中段。由于石塔村自身发展的需要,龙天庙古戏台残破多年,于2012年由石塔村村委会出面拆除,在原龙天庙的旧址上修建了四大天王庙。拆除前的龙天庙坐东北朝西南,三进院布局,长84.28米,宽22.71米,占地面积约1914平方米。(如图1所示)1.2 龙天庙古戏台拆除前的龙天庙古戏台与龙天庙正殿相对,位于龙天庙的山门之上。新的四大天王庙建起来后,原古戏台被四尊新塑像及周围的公路、院落所替代。龙天庙古戏台面阔三间(约10米),进深三间(约9米),是前卷棚后单檐硬山,砖木结构为主的山门式戏台。 数据是根据图1和图2进行测算所得。本文图片由汾阳市文物局王术峰同志提供,下同。(见图2)从前向后看,龙天庙古戏台由卷棚顶和单檐硬山顶两部分建筑构成。从下而上,龙天庙古戏台 数据是根据图1和图2进行测算所得。本文图片由汾阳市文物局王术峰同志提供,下同。龙天庙古戏台的卷棚顶部分为戏台的表演区。在靠近台口的山墙两侧各有八字音壁,音壁由精美砖雕装饰,开口约45度,同时,在卷棚顶部分的山墙两侧各有7个正方形小孔。卷棚顶和硬山顶山墙两侧的联接部分砌有一个高约2米的侧门。硬山顶部分,距离台面约2.1米 实地测量当地的清代灰砖的长度为29cm,厚度为6cm,测算过程中由于砖与砖之间有灰沙,因此,每层砖的高度要略高于实际厚度6cm,长度也略长于29cm。窗户距离台面33层砖高,陶瓮口距离台面20层砖高,台口到后台小门7个陶瓮瓮口的距离依次约为1、1.5、2、1、2、1.5、2、1砖长。硬山顶部分的窗户、联接硬山顶与卷棚顶部分的窗户以及卷棚顶部分小孔的数据都是根据照片中砖的实际情况和清代灰砖的长度进行估算所得。,靠近后墙的山墙两侧各有六边形的窗户一个。 实地测量当地的清代灰砖的长度为29cm,厚度为6cm,测算过程中由于砖与砖

文档评论(0)

feiyang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