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零一六年北京市崇文区高三上学期期末统一练习.doc
2006年北京市崇文区高三上学期期末统一练习
数学(理科)试卷
2007.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其中i是虚数单位)的结果是( )
A. B. C. D.13
2.的两条准线间的距离等于( )
A. B. C. D.
3.,则p是q的( )
A.
B.
C.
D.
4.是定义域为R上的减函数,则函数的图象是( )
5.,当x=1时有极大值4,当x=3时有极小值0,且函数图象过原点,则f(x)的表达式为( )
A. B.
C. D.
6.2006年北京国际汽车展上,某汽车生产厂家准备推出10款不同的轿车参加车展,若主办方只能为该厂提供6个展位,每个展位摆放一辆车,且甲、乙两款车不能摆放在2号展位上,则该厂家参展轿车的不同摆放方案有( )
A. B. C. D.
7.a的正四棱锥的全面积与棱长为a的正方体的全面相等,那么这个正四棱锥的侧棱与底面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A. B. C. D.
8.中,对任意,都有(k为常数),则称为“等差比数列”。下面对“等差比数列”的判断:
(1)k不可能为0;
(2)等差数列一定是等差比数列;
(3)等比数列一定是等差比数列;
(4)通项公式为的数列一定是等差比数列。
其中正确的判断为( )
A.1)(2) B.2)(3)
C.3)(4) D.1)(4)
第II卷(共11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9.为等差数列,且,则等于_____________。
10.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__。
11.ABC中,若_____________。
12.是的展开式中项的系数,则an=_____________;数列{an}的前n项和为_____________。
13.x,y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和是____________。
14.内的点作直线l交圆于A、B两点,若直线l的倾斜角为,则弦AB的长为_____________;弦AB中点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13分)
已知。
(I)若
(II)若
16.13分)
甲、乙两人参加奥运知识竞赛,假设甲、乙两人答对每题的概率分别为,且答对一题得1分,答不对得0分。
(I)甲、乙两人各答一题,求两人得分之和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II)甲、乙两人各答两题,每人每答一题记为一次,求这四次答题中至少有一次答对的概率。
17.14分)
在长方体中,点P为棱AB的中点,且AB=2,,。
(I)求证:;
(II)求二面角的正切值;
(III)求点D到平面的距离。
18.13分)
设函数。
(I)求b,k的值;
(II)证明:函数的图象关于点对称。
19.13分)
设x,,i,j为直角坐标平面内x,y轴正方向上的单位向量,若,。
(I)求点的轨迹C的方程;
(II)过点(0,m)作直线l与曲线C交于A,B两点,若,求m的取值范围。
20.14分)
由坐标原点O向函数的图象W引切线l1,切点为(P1,O不重合),再由点P1引W的切线l2,切点为(P1,P2不重合),……,如此继续下去得到点列。
(I)求x1的值;
(II)求xn与满足的关系式;
(III)求的值。
快乐学习,尽在中小学教育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