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虚无”的意味——一份具有特定倾向的《野草》解读报告.pdfVIP

“虚无”的意味——一份具有特定倾向的《野草》解读报告.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年第1期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总第238期 No.1。2015 Journalof Normal SumNo.238 Tianjin University(SocialScience) “ 虚无的意味 ——一份具有特定倾向的《野草》解读报告 彭 小 燕 摘要:始于20世纪早期对《野草》的解读,存在一种值得特别关注的线索,即《野草》中“虚无”、“绝望”的意味 究竟为何意。这是阐释《野草》的一个关键问题。自20世纪20年代至20世纪末的阐释中不乏自由之声,亦不乏 在政治气候的影响下发出的种种变声。不过,一种尤具启发的思路隐约可见,即在《野草》最“消极”的《墓碣文》和 最“积极”的《这样的战士》之间存在某种尚未解明的秘密。这一解读秘密在20世纪40年代的竹内好那里几近“去 蔽”,遗憾的是,其结论未能清晰呈现。在20世纪60年代的木山英雄眼中,其秘密俨然可以揭示,但他又否定了自 己的“发现”。 关键词:鲁迅;《野草》;虚无;解读史 鲁迅研究史一直是鲁迅研究中的重要门类, 涌现了众多的专门学者,也出现了颇为受人瞩目 一、1949年之前:自由言说语境中关于 的成果,最新且最重要的当属张梦阳的《中国鲁迅 《野草》“虚无”的三种阐释 学通史》(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此外,他还 发表了《新世纪鲁迅学的新人新作述评》(《西南民 《列宁青年》1929年第1卷第11期上,发表 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6、7期)等文章,积极倡了署名为得钊的文章《一年来中国文艺界述评》。 导中国鲁迅学的建立。在《中国鲁迅学通史》第 该文以《影的告别》为例证,指出鲁迅为“虚无派”。 12章《“野草”丛中探哲学——野草学史》中,他 [1](P15)在二三十年代,指明鲁迅为“虚无派”的人 从1925年章衣萍的《古庙杂谈(五)》讲到2002年其实很多。不过,他们并不将鲁迅为“虚无派”一 的相关研究,意在对中国的《野草》研究史进行历 事直接与《野草》相联系,大抵是在总体上说鲁迅 史性梳理。该章最后部分,还对国外的《野草》研 其人乃“虚无主义者”云云。① 究作了基本介绍。 1945年,邵荃麟在《鲁迅的(野草)》中又提到: 本文以其中部分内容为基础,提供一份具有 在这些刹那中,鲁迅先生的心境确是绝 特定倾向的《野草》解读报告,即与《野草》中的“虚 望者的心境,确是虚无主义者的心境;而且是 无”议题相关的解读线索。这在《野草》研究范畴 更超过于一切绝望者与虚无主义者的心境。 中,基本属于《野草》的思想研究。 然而尽管这样,我们却不能因此就断定写《野 收稿日期:2014一03—1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BZw076)。 作者简介:彭小燕,汕头大学(汕头515063)文学院教授,博士。 ①这些人中,最有名的恐怕是周作人、叶公超、苏雪林等。有关周作人、叶公超认为鲁迅为虚无主义者的说法,可参阅李何林:《叶 公超教授对鲁迅的谩骂》和小乎:《鲁迅先生死后的敌人》,选自《1913—1983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2),中国文联出版公 司,1986年;钱理群:《周作人传》第440一44l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1年;周作人:《鲁迅噩耗到平,周作人谈鲁迅》,《大晚 报》,1936年lO月22日;叶公超:《鲁迅》,选自陈子善编《叶公超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另,苏雪林的相关说法,参见胡 适、苏雪林:《关于当前文化动态的讨论(通信)》,选自《1913—1983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

文档评论(0)

xwbjll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