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课题 伟哉钟山(档案内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伟哉钟山 ——五一记南京钟山 太原市三十七中0601班 照片拍摄:王振煜 资料整理:高扬 意图构想:高涵 排版制作:王翔 活动设计 ①展示南京钟山陵风貌,以实景拍摄体现其壮丽。 ②展示钟山南麓的宏伟雄姿,以实景拍摄的山木葱茏衬托中山陵之伟大。 ③展示南京钟山和钟山陵的文史资料,以此体现中山陵的沧桑历史和改革开放以来的沿革揭示活动主旨——以地大物博之中华为自豪,为中华之伟大复兴而尽我们所能! 中山陵 · 大石牌坊 万民共仰 天下为公 天地正气 · 三民 烟雨峥嵘 钟山长陵 恢宏至伟 中山南麓 · 万木哀郢 宏殿葱茏 万山倚槛 天地陵林 神倨大山 漫野曲藤 烟雨钟山 · 沧桑巨史 恢宏钟山 钟山长陵 文史德化 南坤元京 中山陵·机构沿革 报告: 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幻灯片的制作,图片完全由组员王振煜亲身拍摄,资料由组员高扬 收集整理,幻灯片排版制作由组员王翔完成,活动意图由高涵构想。多有不足,望老师和同学斧正。 附件: 万民共仰(实景拍摄组图) 天下为公(实景拍摄组图) 天地正气·三民(实景拍摄组图) 烟雨峥嵘(实景拍摄组图) 宏殿葱茏(实景拍摄组图) 万山倚槛(实景拍摄组图) 天地陵林(实景拍摄组图) 神倨大山(实景拍摄组图) 漫野曲藤(实景拍摄组图) 恢宏钟山(实景拍摄组图) 巍巍钟山,雄峙六朝古都南京的东郊,是南京地区群山之首。古称金陵山,战国时楚国在此建金陵邑,即由此山得名。汉代开始称钟山,东晋时开始称紫金山,东吴时改称蒋山。因山有紫色页岩,远望山顶,紫云缭绕气象万千。(搜集资料) 钟山山体东西长7公里,南北宽约3公里,周长达30公里,是江苏南部茅山山脉的余脉——宁镇山脉的最高峰。山势整体呈弧形,中部向北凸出;东段向东南方向延伸,止于马群、麒麟门一带;西段走向西,经太平门附近入城,隆起为富贵山、覆舟山和鸡笼山。山势蜿蜒逶迤,形如莽莽巨龙,故称“钟山龙蟠”。 (搜集资料) 钟山有三个山峰,呈笔架形。主峰居中偏北。叫北高峰,海拔448.9米,为宁镇山脉之最高峰。其东南第二峰为小茅山。第三峰居西,称天堡山。环山溪流交汇,湖泊众多,北麓的玄武湖、山南的紫霞湖、燕雀湖、琵琶湖等尤负盛名。(搜集资料) 钟山气象雄伟,地势优越,自古以来,即与南京的盛衰气息交融。古都南京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的重大变化与发展,几乎都在钟山一带留存丰富的积淀,刻下清晰的印记。自六朝第一位帝王东吴大帝孙权开始,钟山即成为帝王陵寝及功臣勋戚的葬地所在;自六朝伊始,钟山又是江东佛教盛地;自六朝到近现代,钟山均为军事要冲,兵家必争之地;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雅士遨游钟山,留下脍炙人口的诗文篇章;特别是以洪秀全为领袖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中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期间,多少悲壮惨烈的战斗在钟山开,多少英雄志士在钟山浴血奋斗。钟山,人文景观众多,历代风物荟萃,200多处名胜史迹和纪念建筑,琳琅满目,错落有致,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钟山,是古都南京的骄傲,是古都南京的圣地。(搜集资料) 钟山长陵 中山陵,位于紫金山中茅山的南坡,前临平畴万里,后拥苍崖千丈,由我国著名建筑师吕彦直设计,融汇中国古代与西方建筑的精华,庄严简朴,别创新格。墓地全局呈“警钟形” 图案,寓“使天下皆达道”之义。陵墓建设自1926年1月破土动工,至1929年6月1日奉安大典,主体工程历时三年多,到1931年全陵工程次第落成。环绕中山陵的主体建筑,还有一系列纪念性建筑,如为便于孙中山先生家属守灵而在陵墓后上方建造的永慕庐、存储奉安大典纪念物品的奉安纪念馆以及宝鼎、音乐台、流徽榭、仰止亭、光华亭、行健亭、藏经楼等,都是当时各界人士和海外华侨为缅怀孙中山先生而捐资建造的。为了纪念中山先生,还在中山陵园区内建立了享誉中外的中山植物园及陵园温室等。中山陵两侧,长眠着近代民主革命时期的一些风云人物,如孙中山先生的亲密战友和国民党政要等。1928年,国民政府决定在中山陵东侧的灵谷寺址改建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增建牌坊、纪念堂及纪念塔。在由灵谷寺无梁殿改建的纪念堂内,镌刻着北伐、抗日诸役阵亡将士姓名军衔,据计当时共刻碑10块,有人名33000多个。钟山北麓,还有座庄严肃穆的航空烈士公墓,墓碑上刻着3306位为抗日而捐躯的中、美、苏等国烈士姓名。(搜集资料) 文史德化 钟山文化遗迹亦颇具特色。就碑刻而言,唐代大画家吴道子作画、大诗人李白作赞、大书法家颜真卿所书的宝志和尚像赞碑,即世称“三绝碑” 者,素负盛名,原建钟山独龙阜,后随灵谷寺迁往今址。坟头村附近的阳山碑材,即明成祖朱棣下令开凿,原拟作为刻制孝陵神功圣德碑的碑材,其碑额、碑身、碑座硕大无比,通高73米,总重量达1.5万吨,堪称“绝世碑材”。钟山第三峰上,建有我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天文台,还保存浑仪、简仪、天球仪和圭表等珍贵文物,均为

文档评论(0)

feiyang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