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话浅注.pdf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乐清话浅注,代理乐清公司注册,代办乐清公司注册,乐清公司注册,乐清工商注册代理,乐清注塑工招聘,乐清商标注册,乐清旅游注意事项,乐清注塑主管招聘,浙江乐清注塑主管招聘

乐清话浅注 第一章 乐清方言简介 一、何谓乐清话 乐清方言是吴语的一种。乐清话是乐清方言中的一种。 “吴语是汉语历史最为悠久的方言,其祖语可以追溯到 2600 年前的春秋时期 的吴越两国上层人士习用的汉语方言。现代的吴语,仍然保存着一些在多数现代汉 语方言中已经消失的古汉语特点,其中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保持了浊音和清音声母的 分别。。。。现在吴语中的“浊音”包括“清音浊流”(分布在北部吴语区)和 “真”浊音(分布在浙南)” 吴语分布于江苏、上海、浙江、安徽、江西、福建等六个地区,总面积13.75 万平方公里,人口约 7000 万。其中浙江省讲吴语的占总讲吴语人口的52.30%。 吴语分为三区六片:北区太湖片,南区台州片、东瓯片、婺州片、处衢片, 西区宣州片。东瓯片12县市,人口420万。乐清县清江以北属台州片,以南属东 瓯片。(以上资料皆摘自网站: - 江南雅音话 吴语。)[1] 清江以北部分,以大荆镇为代表,称大荆话。清江以南的乐清方言有以县城 乐成镇为中心的乐清话;从离乐清县城东约十五里路的牛鼻洞到清江南岸的县东话 (以虹桥话为代表);从万岙到田垟、翁阳、地团等地区的县西话;以及从白象镇 往西南直到瓯江边的温州话。乐清方言充分体现了温州、台州两个方言片交接地段 的变化。( 以上部分参照网站:乐清之窗。) [2] 本书介绍的是以乐清县城乐成镇为代表的乐清话。由于本人是出生于离乐清 县城东南七八里路的坝头村,所以口音不是纯净的“城里话”。 为甚么不用城里话来编制乐清话的语音(具体来说是指韵母)?这主要不是 由于出生地点问题,而是城东和城南一带的口音里多了一个韵母(更确切地说是音 素)[A]。凡是带[A]的音城里人都以[ei]来代替,而城东和城南人的语音中既有 [A]也有[ei]。以后讲到乐清话地区内的小差异时,我们会发现只要改个把韵母就 会把一种口音变成另一种口音。(见后面《交通与方言》一节的后部。) 乐清话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真”浊音。具体来说,乐清话中凡是清辅音 (或称声母),必有一个浊辅音与之相对应。这一点以后会详细介绍。 二、为什么要研究乐清方言 乐清只不过是位于东南沿海的一片弹丸之地。全县总面积不到一千二百平方 公里,仅占全国总面积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八千分之一。人口约113万,不到全 国13亿人口的千分之一。为什么要研究乐清方言呢?我有我的理由。[2]、[3] 第一,乐清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十九岁负笈出远门求学,大半生都是在北 方和国外度过。现在年纪大了,儿时的影响不时凸现。有几次刚刚与家乡的朋友通 了电话,接着与妻子继续说乐清话,使得她蒙头转向,因为她一点都不懂乐清话。 所以说,要是有人问我:“什么事情对你影响最深最久?”我会说,是家乡的语 言。 3 乐清话浅注 第二,随着家乡经济建设和文化事业的突飞猛进,乐清在全国所占的份量可 比八千分之一(以土地面积计)或一千分之一(以人口计)要大得多。 第三,乐清从闭塞的小地方变成了交通方便,经济发达,对外开放,甚至拥 抱世界的现代化地区,乐清的方言以后会不会变味,甚至消失? 第四,我喜欢研究语音,尽管我以前没有研究过。历史上有热心人研究过乐 清方言。据乐清网介绍,清末,邑人林大椿写成《海方言》。民国 16 年 (1927),在乐清任教的永嘉人肜卿将其曾祖思泽的《因音求字》“治瓯腔而译成 乐音”,由邑人蔡微校正后交温州世界书局出版发行。50 年代末,杭州大学中文 系曾用现代语言学方法对乐清方言作了初步调查,整理了乐清方言音系,并与普通 话音系比照,刊于《浙江方音集》。1964 年的调查未能刊行。1989 年,为编县志 方言部分的需要,作了较全面的调查,应有详尽纪录。[2]、[3] 又据永嘉网介绍,谢用卿,字庆生,化名张福生(1898-1943),生于永嘉县 岩头蓬溪村,1917 年起分别在永嘉鹤盛和乐清珠屿任教。用乐清方言改编《因音 求字》,《国语因音求字反切法》二书,广泛流传于温属各县。[4] 与一切其他语言一样,发音是乐清方

文档评论(0)

good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