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客家茶文化及其发展.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梅州客家茶文化及其发展.pdf

中华 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光辉灿烂文化历史的 梅州地处粤东北,境 内有大莲花山脉,群山环抱,峰 民族。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 峦重叠,溪河遍布,山青水绿,境内气候温和,土壤肥沃, 茶叶的国家。 《神农本草经》中说 : 神农尝百草,日遇 高山多,云雾缭绕,适宜种茶,俗话说 : 高山云雾出名 一到 仕 梅 、梅 县 程 江 镇 文 化 站 一 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将茶叶放入壶中冲泡所得味甘 茶”。 梅 州客家茶文化 及其发 展 饮料,可生津解渴,提神醒脑,增加生活享受条件。中国 从文物胜迹中考证,梅州市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农民素 茶文化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 有栽种茶树和制作茶叶的习惯。1974年广东省考古专家在梅 在中华大地上,由种茶、饮茶、咏 县三角地寮背岭(现为梅江区三角镇所辖)的墓葬群中,挖掘 茶、茶具、茶道等方面发展而成的茶文 出唐代釉陶器古茶具,由此推算梅州远在公元800—1000年问 化,以其独特的内容和悠久的历史,在 的唐末五代至北宋初期,就有饮茶习惯。公元960-1280年间 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 《惠州府志》中也有长乐(今为五华县)生产土茶的记载。梅 地位,而且至今仍影响着社会经济及人 县阴那山灵光寺和大埔县西岩山西竺寺历代僧人,都在寺庙 们的生活方式。下自民间的一般礼尚往 前栽种茶树,加工制作茶叶,供香客饮用。明代时期茶叶遍 来,上至政府国事的隆重活动及民族宗 布全市。清代期间相继出现名茶产区,素有梅县阴那山、清 教、禅宗文化,无一不以茶作为人际之 凉山绿茶,五华县天柱山绿茶,丰顺县马图绿茶、潭山水仙 间和国际之间友好往来的纽带。茶,堪 茶,平远县锅笃烘青绿茶、南台绿茶,蕉岭县黄坑绿茶和大 称为中国的 国饮 。与西方 咖啡 埔县西岩乌龙茶等地方历史九大名茶。 并论,而茶更在西方社会中受到喜爱。 茶不但出现于文人的笔端,而且还活跃在山村的民歌 中国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一项伟大的创 里及舞台上。从前,有两首 《采茶诗》唱道: “初去采茶茶 造,是中国人民献给人类文化宝库的一 发芽,姐妹提篮至山崖。大姐采多妹采少,无论多少早回 件瑰宝。当前,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 家”: 再去采茶忙又忙,丢撇茶篮赶插秧。插得秧来茶又 中国茶文化对世界各国人民的经济文化 老,采得茶来秧又老”。后一首反映了当时小农经济一家一 交流,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客家茶 户在春耕季节采茶与插秧的矛盾,情真意切。5O年代,许多 文化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 中小学排练 采《茶拍蝶舞》,竞相演出,深为群众所喜欢。 梅州客家茶文化又是广东三大茶文化之 史籍志书中记载,清代光绪年间 《嘉应州志》中 州境 一 。 山高露,故产佳名,并以清凉、阴那、三台诸山所产为最, 一 . 梅州客家茶文化源远流长 味清冽……似龙井 的记载,并有 嘉应三月有春茶,只惜 梅州客家茶文化历史悠久,源远 茶时不在家。但愿今朝官阁里,一瓯新

文档评论(0)

文档精品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03200221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