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包包矿区露天转地下开采地质工作的思考.pdfVIP

尖包包矿区露天转地下开采地质工作的思考.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鲁冀晋琼粤川辽七省金属(冶金)学会第十九届矿山学术交流会 尖包包矿区露天转地下开采地质工作的思考 沈世荣 刘 宇 (攀钢集团矿业公司兰尖铁矿) 摘 要:论文在全面总结了攀枝花矿区所有地质工作成果资料的基础上,对如何开展、做好尖包包矿区露天转地下 开采的地质工作提出了建议和具体的工作思路,并说明了开展和做好露天转地下开采地质工作的意义。 关键词 露天转地下 地下开采 地质工作 0 前言 尖包包矿区于1966 年初建,1970 年2 月建成投产,设计产生能力 150 万t/a,在生产过程中露天 开采境界进行过多次技改,最后将露天底确定在1300 水平。尖包包矿区经过四十多年来的生产,累计采 出矿石资源量近6000 万吨,于2011 年上半年结束露天开采,转入了地下开采。 2009 年云南华昆工程技术股份公司完成了尖包包矿区露天转地下开采的初步设计,并通过了攀枝花 钢铁 (集团)公司的设计审查。设计地下开采生产能力为200 万t/a,设计开采标高为1000 米以上的矿 石。 尖包包矿区地下开采开拓运输系统及主要开拓工程有胶带斜井、破碎系统回风竖井、辅助斜坡道、 辅助竖井、回风竖井五个坑口和1200m 中段、1100m 中段、1000m 中段三个运输平巷以及井下矿石破碎系 统、中央排水系统和辅助硐室等组成。采矿方法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开拓中段设有1300m、1200m、 1100m、1000m 四个中段,回采进路垂直矿体走向布置,分段高度20m,回采进路间距为18m。1300m 中段 采用全无轨开采,同时也是首采中段,主要开采挂帮矿体,其它中段均采用有轨运输。 胶带斜井井口标高1280m,井底标高926.5m,斜长1493.55m;破碎系统回风竖井井口标高1524m, 井底标高960m,竖井深564m,筒净直径4m;辅助斜坡道坑口标高 1312m,斜坡直线段坡度为 15%,曲 线段、错车道坡度为3%。斜坡道净宽4.5m,墙高2.4m;溜破系统标高960m,硐室长18m,宽7.5m,墙 高9.5m,净断面积86.04 ㎡;辅助竖井井口标高1510m,井底标高965m,直径6m;总回风竖井井口标高 1545m,井底标高1200m,井筒直径6m。 1 前人地质工作概述 1.1 建国前的工作 地质界公认的最早发现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的人,当推地质老前辈常隆庆先生。常隆庆 1930 年毕业 于北京大学地质系,曾任中国西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长。1936~1940 年间,常隆庆先后六次出入攀西 地区进行地质调查工作,继后殷学忠、刘之祥、汤克城、姚瑞开等地质老前辈也到该区工作,测有攀枝 花矿区1/5000 地质图一幅,倒马坎矿区 1/2500 地质图一幅,同年撰写的“西康盐边县攀枝花及倒马坎 铁矿区地质报告”中,估算兰家火山、尖包包、倒马坎三矿区铁矿石资源 量有4000 万吨。1941 年, 李善邦、秦馨菱在矿区开展过物探地面磁法工作,肯定攀枝花铁矿磁铁勘测效果很好。1943 年,郭文魁、 业治铮到矿区工作,发现铁矿石含有少量钛矿;同年,陈正到矿区工作,发现矿石主要矿物为钛磁铁矿。 1944 年,按程裕琪的意见工作后,发现钛磁铁矿中含钒。至此,攀枝花铁矿正式命名为钒钛磁铁矿。上 述工作为后来攀枝花铁矿的勘查、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 建国后的工作 建国后,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攀枝花铁矿的建设和勘探工作,从五十年代初到现在都对攀枝花 铁矿进行过地质勘探及成矿理论的研究,1954 年,南京大学地质系徐克勤及4 名应届毕业生在以前工作 的基础上,再次来到攀枝花矿区工作,估算了铁矿石 量达1 亿吨左右,对矿床认识又有了较大突破; 1955 年,西南地质局局长黄汲清根据徐克勤等的工作成果及建议,组成了攀枝花铁矿勘探队,开始对攀 枝花铁矿进行系统普查、勘探。攀枝花铁矿勘探队用了不到4 年的时间完成了大量的工作 (表1),不仅 143 鲁冀晋琼粤川辽七省金属(冶金)学会第十九届矿山学术交流会 探明了已发现的三个矿区,还新发现并探明了朱家包包、公山、纳拉箐三个矿区。1958 年6 月提交了《攀 枝花钒钛磁铁矿 量计算报告书》,探明各级平衡表内铁矿石 量10.75 亿吨,各级表外铁矿石4.45 亿 吨,而尖包

文档评论(0)

wuhuaiyu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