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节 肖 洛 霍 夫
第三节 肖 洛 霍 夫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肖洛霍夫的生平和创作;
2、理解《静静的顿河》的创作背景及哥萨克的独特命运;
3、掌握葛利高里的悲剧性命运。
教学重点与难点:哥萨克的独特性及葛利高里的悲剧性命运。
课时安排:3课时
授课方法:讲授与多媒体结合
教学内容:
一、生平与创作:
米哈依尔·亚历山大罗维奇?肖洛霍夫(1905—1984)是苏联著名的作家。他的创作活动延续了60年之久,虽然作品数量不算大多,可是独树一帜,在苏联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肖洛霍夫出生于顿河地区维辛斯卡亚镇。母亲出嫁前一直给地主家当女仆; 生父是个哥萨克下级军官; 继父是平民知识分子“外乡人”,年轻时当雇工,后来做过商店店员和磨坊经理,十月革命后担任苏维埃政权下粮食部门的职员。十月革命前,肖洛霍夫在故乡一带读小学、中学。国内战争时期参加苏维埃政权的征粮队,任粮食采购员、检查员和机枪手,经常在草原上和白匪匪徒作战。1922年来到莫斯科,当过装卸工人、泥水匠和房管部门的会计员、办事员。顿河大草原的气息,哥萨克的独特生活风貌,青少年时代广泛的社会经历,为他以后的创作打下了良好的生活基础。 肖洛霍夫于1923年开始创作。1924年加入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协会(“拉普”),从此成为专业作家。 ? 肖洛霍夫的早期创作(1923—1926)大部分收在1926年出版的《顿河的故事》和《浅蓝色的草原》这两部短篇小说集里。这些作品都是描写国内战争的,反映了内战时期特殊的顿河地区哥萨克内部阶级斗争的尖锐性、复杂性和悲剧性。《看瓜田的人》写一个当白匪警卫队长的哥萨克,残忍地打死同情红军俘虏的妻子,他的小儿子为了从父亲手里救出已受伤的当红军的哥哥,便把父亲杀死了。《漩涡》写老贫农哥萨克和他的儿子,为保卫苏维埃政权,参加了红军,不幸被白匪捉住;担任白匪军官的小儿子,竟亲手将自己的父兄统统枪毙了。《胎记》描写一个红军骑兵连长奉命参加剿匪,被凶恶的白匪头目打死了;这个白匪头目跑过去脱下死者的皮靴,从左脚的“胎记”(一颗黑痣)上认出正是自己的儿子,他感到万分震惊,悲痛欲绝,遂饮弹自尽。在这些富有时代特色和生活气息的短篇里,作者表现了新生苏维埃政权的生命力和革命哥萨克的优秀品质,揭发了反动哥萨克对革命的疯狂仇恨和血腥罪行,展示了哥萨克劳动群众的觉醒过程和走向新生活的艰难道路。在这些作品中戏剧性的情节安排,严谨的故事结构,鲜明而多方面的性格刻画,对大自然细腻而动人的描绘,以及富有感情色彩的哥萨克语言风格等都表现出作者比较丰厚的生活知识、敏锐的洞察力和杰出的艺术才华。因此,老作家绥拉菲莫维奇特意为《顿河的故事》写了“序言”,赞赏它是“草原上的一朵鲜花”。 ? 20年代后半期至30年代,肖洛霍夫创作了两部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1928、1929、1933、1940)和《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一部(1932)。这两部作品为作家赢得了国际声誉,使肖洛霍夫当之无愧地跨进了本世纪世界杰出作家的行列。 肖洛霍夫于1932年加入共产党,同年写出了第二部著名的长篇小说《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一部。卫国战争时期(1941—1945),肖洛霍夫以军事记者身分奔赴前线,写了不少短篇小说、通讯特写和政论杂文,揭露德国法西斯的野蛮侵略罪行,歌颂苏联军民的爱国热忱和英雄功绩。 ? 战后的近十年里,作家比较沉默,发表作品不多。1953年以后,在苏联社会、政治、文艺的一系列变动的影响下,作家创作日趋活跃,先后发表了短篇《人的命运》(又译《一个人的遭遇》)、长篇小说《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二部)和《他们为祖国而战》的部分章节。《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二部,从1955年开始在报刊发表,于1960年完成全书。
《人的命运》是作者酝酿达十年之久的一篇短篇小说,写成于1956年年底,问世于1956年和1957年之交。小说在国内外曾引起过巨大反响。
作品以主人公自述的方式,叙述了索科洛夫一生四十多年的生活经历,中心是描写他在卫国战争中的遭遇和命运。小说的主人公索科洛夫是一个工人,战前建立了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卫国战争爆发后的第三天,他就告别妻子儿女应征入伍。在战争中,他负伤被俘,在德国集中营里受了两年的非人折磨,多次死里逃生,1944年才设法回到祖国。然而,他朝夕思念的妻子和两个女儿早在1942年就被敌机炸死,唯一的儿子也在战争胜利的那天早晨壮烈牺牲于柏林前线。战后,他复员回来当了汽车司机,收养了一个在战争中失去父母的孤儿,组成新的家庭,重新去争取新的幸福生活。索科洛大的悲惨遭遇,真实地表现了千百万苏联人民在战争中亲身经历的生活,概括了整整一代人的命运。有着深刻的典型意义。这篇小说强烈谴责了德国法西斯侵略战争的残暴罪行及其给苏联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反映了苏联人民为战胜德国法西斯而进行的艰苦斗争及所付出的巨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第四节《角平分线》第一课时学案.doc
-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第六节《实数》第一课时学案.doc
- 华南师范大学 2013-2014学年教学校历.doc
- 含答案及解析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复习题集第一章第八节建设工程保险制度.doc
- 含答案及解析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复习题集第一章第九节建设工程法律制度.doc
- 含答案及解析2014年一建《建设工程经济》复习题集第三章第六节工程量清单编制.doc
- 哈 尔 滨 师 范 大 学 课 程 表(阿城) -2012~2013学年度.doc
- 在页眉和页脚中插入章节号和标题.doc
- 哲纳理论第一期高级第九节(2011-10-28).doc
- 商品编码 第四讲讲义,习题(5到6章).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