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管功放调试方法.doc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晶体管功放调试方法,汽车功放调试音质方法,晶体管功放,晶体管单端功放,晶体管功放接滤波电源,晶体管功放电路,晶体管甲类功放图集,晶体管功放电路图,功放调试,汽车功放调试

晶体管功放调试方法 作者mzsrz 从早期的厚膜功放到现在的分立功放,前前后后我折腾了有20个年头。自知玩音响的水很深,比我能力强的人有很多,只是他们多半隐居论坛,很少发言。由于论坛在晶体管功放调试方面缺少相关的文章,所以斗胆抛砖引玉,把自己多年来的调试功放经验总结出来,让更多的朋友分享。有不对的地方,还请方家指证。 功放要做出声响来很容易,但是要想做好,就并不那么容易了,除了并不知道哪些是真正影响到功放性能的地方,往往把精力放在了一些并不太重要的事情上,把该注意的地方忽略掉了。更有些人以为用补品堆砌起来就是好功放,或参照某名机复刻以为就要有合理的设计和制作,还要有精心的调试,方能成材。可惜现在有些朋友DIY出来的功放其实都不如厂机,这并不是打击某些人的信心,而是事实。其主要原因是很多人能达到名机的水准,其实这些都是舍本求末的方法,因为他们并不懂得调试功放在DIY中的重要作用。于是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加以说明。 调试秘诀之一是高次谐波失真越小越好。 功放低次谐波失真大一点无所谓(当然最好是没有,除非你喜欢听失真的声音),但是高次谐波一定不能有,这是晶体管功放生硬刺耳声音的元凶。当功放装配完成后,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调静态电流,它不是一个可有可无,可大可小的随意调整,而是一个非常有讲究的调整,调整得好往往可以改变一台功放的档次。在调静态电流时最好有失真仪或频谱仪,如果没有,乙类功放可按下表(取自《音频功率放大器设计手册》)给出的参数进行调整。甲类机器调到额定电流即可,这方面可以省略不考虑。 最优静态电流调整对照表: 图是指一对管的情况,如果是两对管,射极电阻又是独立(即4只),则静态电流加倍,但R两端电压不变,如果遇到上下两管不配对情况导致上下两管电流有误差,则取上下两管R1+R2的电压总和。 下图的测试频率是2kHZ,负载为8Ω,输出75W时的失真情况。我故意把功放设成欠偏置(即静态电流很小)状态看看它的失真成份是怎么样的。(下面的图都是经过陷波器滤掉基频后再经低失真运放放大后的情况,为的是能更直观分析失真成份,因为频谱仪的分辨率有限) 静态电流不足时的测试图:可以看出高次谐波比优化调整后的测试图大了20多db 静态电流偏大时的测试图(即我们常说的甲乙类,须要把甲类区分开来) 从上图可以看出,虽然二次谐波比优化后的小1DB左右,但是高次谐波却明显增大很多,从总失真上看可能两者并不是很明显,但是里边的谐波成份确大有不同。 最优化静态电流后的测试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虽然二次谐波比优化后的小1DB左右,但是高次谐波却明显增大很多,从总失真上看可能两者并不是很明显,但是里边的谐波成份确大有不同。 最优化静态电流后的测试图 从上面几图可以明显看出,最优化静态电流后,功放的高次谐波非常小,也就是交越失真被最小化了,带来的是更好的听感。 调试秘诀之二是要注意静态电流热耦合三极管。 最好的办法是装在功率管的上面,如果是射极跟随输出结构的功放(现在的大多数功放都是这种形式),为了保证静态电流的稳定,还要在热耦三极管上包装一层半导热材料。加多少合适要看具体情况,如果开机放音乐没多久静态电流就超出了很多,就要多加一点,反过来就要少加一些,最终的目的就是要达到长时间工作后静态电流依然还在最优状态下小幅度变化。注意甲类机同样没有必要做这些。 调试秘诀之三是功放在任何输出状态下都要能稳定工作。 想要达到这点可以这样调试,输入一个20KHZ的正弦波信号,把功放接上电阻负载,当调到功放额定最大功率输出时,如果这个正弦波信号从示波器上看到依然没有高频自激或变形,则说明这台功放的稳定性是很好的。如果出现下图的情况,说明你的功放稳定性是有问题的。 上图是满功率输出时才会出现的情况,小功率时看似一切正常,如果出现上面的情况,通常的做法是增大极点补偿电容或减小输入级跨导放大系数,也可以修改负反馈深度。第一种调整比较容易,也比较常用,例如在原来为100PF的电容上并一个10P或20P的小电容,直到不出现上面情况为止。减小环路负反馈深度也是可行的办法,但整体性能会受到一定影响,改动后变数更大,比如THD、IMD、输出阻抗等等,除非你讨厌环路负反馈。 调试秘诀之四是要尽可能优化地线的布线布局, 如果这方面处理不好,除了噪声高以外,还影响左右声道的声音分离度,这对高音区的听感和声音结像有明显影响。下图是正确的星形接地方法: 接机壳要输入端接更好,因为真正需要屏蔽的部份是输入端弱信号部份,如果接到星形接地点,那么从星形接地点到输入信号端的地就有可能成为最容易受干扰的地方。而且接前级或CD等信号源后,左右声道形成了一个大环路,输入地也在环路内,这样环路面积比接输入端更大,噪声量也更多。 使用单电源的话也是输入端接地,不过接法要变动一下,左右声道输入地相连接后在这条线中间引出一条线接

文档评论(0)

my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