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学校争创优秀事迹.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示范学校争创优秀事迹,中职学校优秀教师事迹,学校优秀后勤事迹,学校优秀党员事迹材料,学校优秀通讯员事迹,学校总务主任优秀事迹,优秀学校事迹材料,家长学校优秀才是事迹,学校优秀教师事迹材料,学校优秀法律顾问事迹

绵竹市七一大西街小学其前身为1745年由县内士绅筹资修建的“晋熙书院”。据绵竹县志记载:“乾隆十年,知县吴一璜建于县城之西街,即旧宝灵观故址,共造瓦屋四十三间,因县昔为晋熙郡,更其名曰晋熙书院”。“戊戌六君子”之一杨锐曾就读于该书院。1904年按现代学制建成“绵竹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1991年,学校跻身全国百所“中国名校”。2000年被命名为“实验小学”。2008年,历经“5.12”特大地震,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大爱于大西,命名我校为“兰亭”小学。2010年,学校被确定为中共中央组织部“特殊党费”全额援建项目,命名为“绵竹市七一大西街小学”。 “承晋熙遗风,开新学先河”,学校沐浴党恩,秉承“博约” 思想,坚持“习惯奠基人生”的育人策略,吸引了众多才俊,培育了万千桃李。今天,学校依然傲然前行在路上,以光彩夺目的形象站在绵土之巅。 一、 一、铭记党恩,荣写历史,百年名校灾后书写奋进新篇。 二、博文约礼,品质办学,仁学德治彰显特色魅力。 铭记党恩,养正童蒙。历史的传承、特殊党费援建,让我们深刻意识到,“党恩文化”是七一大西街小学主体文化核心,要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红色教育基地。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以让学生广泛参与实践、体验感知为宗旨,学校构建了党恩教育主体雕塑及党恩文化“三大主题”、“三个平台”。 步入学校大门,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座醒目的红色雕塑,黑色的花岗石基座上镌刻着的“铭记党恩、立志成才”八个金黄色大字,蕴含大西1200余名学子及近百名教职员工的共同心声;悬挂金色党徽的红色心形绶带,雕塑的构图寄寓了七一大西街小学全体师生在党的弘恩大爱的沐浴下茁壮成长;也表达了七一大西街小学全体师生立志用自己的颗颗红心托举起党的伟大教育事业。 在学校主教学楼的三个楼层,呈现的是党恩文化三大主题:“永远的丰碑”、“峥嵘的岁月”“辉煌的成就”。“永远的丰碑”,着重呈现自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建设期间的不同时期的优秀共产党员,让师生学习、感受的英雄事迹;“峥嵘的岁月”重点让师生了解自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建立的28年间的重大历史事件;“辉煌的成就”集中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在祖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我国工业、农业、国防、科技、教育、对外交流等领域的发展与变化。 在学校综合实验楼的三个楼层,呈现的是党恩教育的三个学生实践平台,即一、二年级建立的“党知一起贴”平台;三、四年级建立的“我在党旗下成长”平台;五、六年级建立的“我为祖国骄傲”平台。三大主题与三个平台的构建,将感恩之情,报效之志植根于全校师生的心中。 在教育实践中,学校以创新的思路和多彩的活动不断丰富党恩文化的内涵。无论学校环境、阵地建设,还是学校大、中、小队活动和班队活动,我们都渗透党恩的元素。学校建立了“铭记党恩 勤学成才”校史馆,作为“三基地一窗口”的重要呈现载体;布置了“秉承晋熙遗风 开启新学先河”文化艺术墙;开展了各社团“党恩伴成长”采风行活动;学校大队部每学期定期开展“红歌传唱、乐动校园”歌咏比赛、“铭记党恩”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摄影、书信比赛、感恩进街道、进社区服务……2009年9月28日,学校师生代表亲切慰问项目建设者;2010年4月15日,学校师生第一时间向青海玉树地震灾区紧急募捐,用爱心传递爱心,四川电视台、德阳日报进行报道;2010年9月8日,学校全体教职员工代表绵竹市教育系统参加绵竹市地税杯“感恩奋进”歌咏比赛获一等奖;10月18日,在市委组织的“感恩江苏”大型欢送活动中,学校400余名少先队员代表及80余名教职员工的表现赢得与会人员一致好评。在欢送仪式第一阶段的鲜花献词,我校少先队员代表以其训练有素的规范动作、深情真情的情意表达,表达了我市6000名少年儿童感恩自强的决心,展示了我市少年儿童良好的精神风貌,感动了全体江苏援建工作者以及场上3000余名观众;作为文艺汇演的压轴戏,我校全体教职员工代表教育系统,为援建者们献上大合唱《相亲相爱》,将全场气氛推向了高潮。 2010年5月至12月,四川电视台先后四次报道学校感恩教育;2011年4月9日,“感恩江苏行”绘画长卷与书法长卷送呈江苏南京援建展览馆展出;4月16日,学校“感恩教育”图片登上《新华日报》;5月2日,学校“感恩绘画”活动以图片新闻形式登上《人民日报》头版正中位置;5月3日,“爱心小使者”活动得到新华网、江门网、黑龙江电视台、天津电视台、《今日绵竹》等平面媒体、动态媒体专题报道;5月4日,《四川日报》用两版的篇幅登载《从悲壮走向豪迈的中国奇迹》,学校“党恩教育”被重点宣传; 5月9日 《今日绵竹》以图片新闻形式登载学校“校园红歌传唱”比赛, 5月10日,学校制作的《感恩 奋进 腾飞》工作汇报画册送呈省委组织部、中共中央组织部;5月10日,学校“党恩教育”图片作为四川省“汶川地震三周年”工作汇报的封底送呈党中央;5月

文档评论(0)

金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