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节 客运服务标准 一、车站服务总要求 仪表端庄、用语文明、服务周到、作业标准、环境整洁。 * 二、着装标准 ⒈员工上班时间须穿着标准服装,按要求佩带好各类徽章、工牌。每个车站内部的着装标准要统一。 ⒉穿着制服时,应衣装整洁,衣扣整齐扣好,不歪戴帽,不蓄胡须,不留长指甲,不戴显眼的饰物,不赤脚穿鞋。 ⒊已下班,但仍穿着制服的员工,其行为举止一律按上岗时的规定执行。 * 三、行为标准 ⒈在岗时要精神饱满,举止大方,行为端正。站姿挺拔、双手不得抱肩、插兜或背握;坐着时要挺胸、直腰;不得随意串岗,不聚众聊天,不在岗位上看书、打盹等,不得做与工作无关的事。 ⒉塑造健康的服务形象,不得留怪异的发型,染显眼的发色。男员工不留胡须,不留长头发、长指甲;女员工不准披发、染指甲等。 * ⒊售票员/巡视岗位不准携带手机上岗。 ⒋在岗时用语规范,应使用十字文明服务用语:“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并应提供相应的语言——普通话、粤语、英语为乘客服务。 ⒌应根据乘客的不同身份使用恰当的称呼用语,如先生、女士、小朋友、大爷、同志等,不得使用“喂”、“嘿”、“那位”等不礼貌用语称呼乘客。 * 6.使用人工广播或回答乘客问题时,应语调沉稳、圆润,语速适中,音量适宜,避免声音刺耳或使乘客惊慌; 7.处理有关乘客问题时,公平、公正、合理。同时要热情礼貌、耐心有礼,杜绝“冷、硬、顶、训”现象。 8.处理违章事宜要态度和蔼、得理让人,不得使用斗气、噎人、训斥、顶撞、过头及不在理、不礼貌的语言。 9.主动关心乘客,并乐于协助有需要帮助的人士。 * * * 车务部培训系列教材——客运组织 车务部模块化培训系列教材 * 客运组织 车务部站务室 谢晚玲 2011年2月 * 第一节 车站日常客流组织 第二节 大客流组织 第三节 客伤事件的处理 第四节 乘客纠纷事件的处理 第五节 乘客投诉的处理 第六节 乘客遗失物品的处理 第七节 客运服务标准 客运组织 * 一、客流组织原则: 坚持地下站由下至上,由内至外的原则;高架站由上至下,由内至外的原则。 第一节 车站日常客流组织 * 二、日常的客流组织方法 车站日常的客流组织主要由进站客流组织、出站客流组织、换乘客流组织三部分组成。 * 第二节 大客流组织 一、大客流的定义: 指车站在某一时段集中到达的,客流量超过车站正常客运设施或客运组织措施所能承担的流量时的客流。大客流一般在大型活动散场时或重要节假日期间发生。 * * * 二、大客流组织的措施 1、增加列车的运能 2、增加售检票能力。 3、做好进站客流的组织工作 4、做好出站客流的组织工作 5、采取临时疏导措施 * * 三、客流组织的总体要求 1、车站应根据节假日客流组织措施,做 到及时、灵活、有效地组织客流。 2、做好信息汇报工作。 3、采取合适的客流组织措施。 * 4、三级客流控制的原则: 1)车站客流组织应坚持由内至外的人潮控制原则,在车站的三个点控制客流,即车站出入口,车站入闸机,站厅与站台的楼梯(电扶梯口)三处控制客流量。 2)坚持点控和线控的原则,各站根据客运能力控制进站客流,组织乘客上车。 3)换乘站:先控制本站入站客流,再控制本线、邻线换乘客流。 * 一、地铁运营伤亡事故定义 凡在地铁列车运行、调车作业过程中和乘客乘车有关的场所,因地铁过错,造成地铁乘客及非在岗作业的地铁员工伤残死亡,均列为地铁运营伤亡事故。 第三节 客伤事件的处理 * 二、处理原则: 地铁运营中发生人身伤亡事故,按照“先救人,后救物,高度集中,统一指挥”的原则处理。坚持就近处理的原则:运营伤亡事故发生时,在上一级领导到达现场前,由车站站长、值班站长、值班主任或OCC指定人员担任现场临时应急处理负责人;在上级领导到达现场后,则由上级领导担任现场指挥。 * 三、事故报告 1、发现乘客伤亡或接到乘客伤亡报告时,应立即报告OCC,并视具体情况报急救中心,如出现重伤以上、群伤、治安刑事案件时应立即报驻站地铁公安。 2、发生伤亡事故时,应报告如下内容: 1) 事故发生时间(年、月、日、时、分)、地点(区间、百米标或站名等)、列车车次、列车号; 2) 事故伤亡人数、姓名、性别、受伤情况、所采取的抢救措施、送往的医院、陪同人姓名、部门、职务(工种)等; 3) 报告人姓名、所在部门(工种); 4) 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 若情况紧急可先报告上述部分内容,受理报告部门的人员,应详细记录、迅速上报。 *

文档评论(0)

sxt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