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讲 古希腊科学与哲学之一万物的本源
第二讲 古希腊的科学与哲学 古代希腊 希腊的奇迹 在科学和哲学领域 哲学家: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米尼、巴门尼德、芝诺、高尔吉亚、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天文学家:默冬、欧多克斯、阿克斯塔克 、希帕克斯 、托勒密 数学家:欧几里德 物理学家:阿基米德 医学家:希波克拉底 、盖伦 …… 希腊的奇迹 文化、历史和艺术方面 诗人:荷马、晶达 、萨福 寓言家:伊索 悲剧大师:埃斯库罗斯 、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 喜剧大师:阿里斯托芬 历史学家:希诺多德、修昔底德 、色诺芬 奇迹为什么会在希腊出现? 希腊字母的出现 希腊民族向外的殖民扩张,吸收了外界的知识,主要是巴比伦和埃及 亚里士多德认为,科学和哲学指所以诞生,有三个条件: 闲暇———奴隶制 自由———城邦民主制 惊异———民族性格 开科学精神之先河 希腊人第一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性自然观 把自然界看成一个有内在规律的、其规律可以为人们把握的对象 发展了复杂精致的数学工具,以把握自然界的规律 古希腊的自然概念 有机论:世界是一个生长发育着的有机体 有机体的自然属性 = 有机体本身的内在性质 (注意到:自然与性质是同一个单词——Nature) 自然物与人工物的区分:人工物是对自然物的模仿 希腊古典时期 米利都学派: 位于爱奥尼亚的城市米利都(Miletus)是一座富饶的港口和商业中心,产生了三位重要的思想家: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和阿那克西美尼,创立了米利都学派,时间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 米利都学派提出了问题:事物是由什么构成的?万物的本源是什么? 他们认为,通过回答这个问题,就可以达到对自然的理解 泰勒斯 大约生于公元前624年,“七贤”之一 第一位哲学家、科学家、天文学家、几何学家 学习了巴比伦的天文学,能够预测日食,发现小熊星座 第一个把埃及的测地术引入希腊,并发展成为了几何学。 万物由水构成 对本源问题的回答:万物由水构成 理由1:水滋养万物 理由2:万物从水(精液)中来 物质世界在水中“放牧” 神从一无所有中造出物质世界 (神在世界外面) 阿那克西曼德:无定形 阿那克西曼德:无定形 特征1:超级橡皮泥。在时间和空间的量都是无限的,在各个方面以及在时间中和向前或者向后都可以无限扩展 特征2:进一步的抽象。在质上是不确定,没有液体性和固体性或者气体性 把神放回世界里面 阿那克西美尼:气 阿那克西美尼:气 火是这种气的稀薄化、而风、云、水、土和石头,则是这种气的逐渐凝结 问题:为什么要从无定形中退回来? 面对差别问题:无定形无法说明不同物质的区别 气的稀释和凝聚可以说明物质的差别 吹气实验:张大嘴吹气,吹出热气;闭嘴嘘气,吹出冷气 米利都学派方案的失败 米利都学派的方案: 第一步:对始基进行详尽的描述 (详尽的描述水、无定形、气) 第二步:解释自然界是如何由始基构成的 (描述水、无定形或者气怎样构成世界) 米利都学派基本能完成第一步,找到一种均匀同一的整体作为始基。 要完成第二步非常困难 问题关键:如果要达到彻底的原始物质,必然要抹杀所有的差别,这意味着无法解释自然界万物之间的差别。 问题的转换 万物皆数 毕达哥拉斯的回答: 自然(本性)在于数学结构 音乐学上的发现: 一个音符与另一个音符之间的差别不在于发出声响的弦所构成的物质,而依赖于他们的振动频率。 进一步的推论: 世界由什么构成的其实并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原初物质采用和承受的形式以及形式的变化,而不用管这原初物质是什么。 例如:苹果之所以是苹果,是因为它具有苹果的形式 毕达哥拉斯及其学派 毕达哥拉斯(约前580年-前500年),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和音乐理论家。生于萨摩斯岛,早年曾游历埃及,后定居意大利南部城市克罗顿,并建立了自己的社团(毕达哥拉斯学派)。公元前510年因发生反对派的造反,毕达哥拉斯又搬到梅达彭提翁,直至死去。 算 术:研究绝对不连续量 音乐学:研究相对不连续量 几 何:研究静止连续量 天文学:研究运动连续量 毕达哥拉斯的影响 1、用形式来解释事物的行为 形式是抽象的,不可感知的,是事物的本性,内在于事物之中。 巴门尼德、芝诺:对逻辑的极度信赖 苏格拉底、柏拉图:将形式扩展到非数学的领域 (例如:“善”的形式) 2、对数学的重视 (柏拉图学园:不懂数者不得入内) 埃利亚学派 埃利亚学派,公元前5世纪活动于意大利半岛南端埃利亚城邦,以善辩而著称。到公元前五世纪中叶以后衰落。 据亚里士多德记载,这一学派的创始人为色诺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