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中国三大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及有限性分析,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央行三大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三大法宝,三大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央行三大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的三大手段,中央银行三大货币政策
对中国三大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及有限性分析
2010-10-21
摘要:通过对中国三大货币政策再贴现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及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及其有限性进行分析,指出其存在问题,并分析了中国未来几年货币政策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货币政策,作用,有限性
货币政策工具是央行为实现一定的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各种策略手段的总和。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这些政策工具,对基础货币、银行储备、货币供应量、利率以及金融机构的信贷活动等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而有利于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
根据资金流向进行分类,可以将货币政策工具分为总量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政策工具)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政策工具)。一般性政策工具是指西方国家中央银行多年来采用的三大政策工具,即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这三大传统的政策工具有时也称为“三大法宝”,总要用于调节货币总量。本文主要对这“三大法宝”的作用和有限性进行分析。
一、再贴现利率
再贴现利率是商业银行以未到期的合格票据再向中央银行提取现金扣除利息的比例。对中央银行来讲,再贴现是买进票据,让渡资金;对商业银行而言,再贴现是卖出票据,获得资金。再贴现是中央银行的一项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贴现率的升降,影响市场利率的升降,从而影响信用的规模,同时影响社会预期,具有抑制投资的作用。
(一)有效性分析
1.票据贴现自偿性保障信贷资金安全。贴现放款或者抵押贷款是一种自偿性债务关系。这种自偿性贷款以商品真实交易为基础,以真实票据为抵押,因此确保商业银行资产的安全和金融秩序的稳定,以及银行业的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极大提高资金流动性和使用效果。到期日前票据可以流通、贴现,企业之间承兑票据,企业向银行贴现票据,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贴现票据,由此扩大了流通空间,加快了资金流通速度,极大的提高了全社会的资金利用效果。
3.调整产业结构。中央银行可根据再贴现票据观察和调整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进行产业结构指导。通过审查各种贴现未到期商业票据,可以了解各产业、各行业的生产销售状况,及时与产业结构调整计划对照,发现差异和问题,并及时向商业银行和其他部门提供指导,发出支持或限制某些行业的信号。
4.合理引导外资流向,协调经济的外部和内部平衡。在开放型经济中,实现经济的外部和内部的平衡已成为各国政府十分关注的目标。发展中国家频繁出现的金融危机表明,短期性国际游资对一国经济有极大的破坏性,而长期性外资则是可利用的。
(二)有限性分析
1.主动权并非只在中央银行,甚至市场的变化可能违背其政策意愿。因为商业银行是否再贴现或再贴现多少,取决于商业银行的行为,由商业银行自主判断、选择。如商业银行可通过其他途径筹措资金而不依赖于再贴现,则中央银行就不能有效控制货币供应量。
2.再贴现率的调节作用是有限度的。在经济繁荣时期,如果市场利率上升,提高再贴现率也不一定能够抑制商业银行的再贴现需求;在经济萧条时期,调低在贴现率,也不一定能够刺激商业银行的借款需求。
3.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比较而言,再贴现率易于调整,但随时调整都会引起市场利率的经常波动,使商业银行无所适从。
(三)当前问题分析:再贴现政策作用力减弱
再贴现政策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通过再贴现率的调整对货币供给起到总量调节效应;二是通过规定何种票据具有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资格,起到结构调整的作用。但在当前,它在这两个方面的效用都受到了挑战。首先,中央银行在调整再贴现率的操作中本来就处于被动地位,其效力强弱与金融机构对再贴现途径融资的依赖程度成正比。当前商业银行可用资金充裕,资金需求压力不大,而且金融创新也使得商业银行有更多的渠道获得资金而不必依赖央行的再贴现,再贴现的政策效力便随之下降。另一方面,由于金融机构以政府债券和央行票据作抵押向中央银行借入准备金在再贴现业务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而这种方式不受再贴现条件的约束,使得中央银行有关合格票据贴现的规定逐渐丧失作用。
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在中国,中央银行发现经济过热有通货膨胀恶化的可能,就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因此增加了上交中央银行的准备金,超额储备金大幅度减少,贷款资金供不应求,于是提高贷款利率以满足社会需求。反之,在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作反操作。因此,中央银行可以按此原理调节经济,控制全社会的信用货币流通量。
(一)效果分析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通常被认为是货币政策最强的工具之一。其主要作用,一是保证存款机构资金的流动性;二是可以使中央银行集中一部分信贷资金用于再贴现,再贷款或办理清算;三是调节货币供应总量。这一政策效果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通过决定或改变货币乘数来影响货币供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