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景观保护与地块开发控制强度量化研究
——以昆明市西山“睡美人”景区保护为例
杨晓辉,丁娟,黄鹏
摘 要 :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城市空间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面临着众多的问题,其中不适当
建设所造成的景观破坏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以往的景区保护规划往往从定性方面规定了景区保护
和建设控制的原则,但缺少定量的控制条件,从而导致在景区保护范围内建设项目的建设条件与景观保护
要求存在分歧。本文以昆明市西山“睡美人”景区保护为例,运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符合公众意志及习
惯的景区审美标准、观景点位置选择。然后运用计算机技术以及相关地形和建筑物数据建立矢量研究模型,
通过真实、准确地设置规划条件,明确提出西山“睡美人”景观控制范围,为景区通视保护要求和景区通
视保护区内地块建筑高度的争议提供量化规划条件,从而为规划决策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 : 景观保护 地块开发强度 量化研究 睡美人
1、研究背景
1.1 西山的地理位置及历史沿革
西山位于昆明西郊有“高原明珠”之称的滇池湖畔,距市区 15 公里。唐代称之为碧鸡
山;元明以来,称太华山;因其在城西,群众习惯称它为西山。西山北起碧鸡关,南达灰湾,
由碧鸡山、华亭山、太华山、太平山、罗汉山等山峰组成,由北向南逶迤升高,最高峰海拔
2507.5 米,高出滇池水面约 620 多米。
西山峰峦起伏,林木苍翠,百鸟争鸣,涧壑流泉,云蒸霞蔚,景色秀丽。远眺西山群峰,
宛若一位仰卧于滇池之滨的“睡美人”,她的头、胸、腹、腿,以至下垂入水的头发,都历
历在目,轮廓分明。(如图 1.所示)。明嘉靖年间杨慎在《云南山川志》中赞美西山“苍崖
万丈,绿水千寻,月印澄波,云横绝顶,滇中一佳境也。”在明代,昆明西山与通海秀山、
巍山巍宝山、宾川鸡足山,合称“云南四大风景名山”。
图 1. 西山“睡美人”
1.2 西山在历次规划中的定位
1989 年《昆明市旧城区改造规划》中,把昆明市区 27 个景点(含近郊)按其美学价值、
4078
人文价值、知名度、地理位置环境、开发条件、标志性、开放程度、交通条件等 8 个因素,
根据重要程度赋予不同的价值打分评定等级,将以上景点分为 3 级。经上述评定,西山为一
级景点。
《昆明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第九章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中第六十
七条:滇池地区是昆明历史文化的主体部分,划分为东、西、南、北四个保护片,西片重点
为草海①周围的西山森林公园。
《昆明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第十一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第七十六
条:保护城市传统自然山水空间 1、保护历史上昆明建城所依托的自然山水:长虫山、金马
山、碧鸡山(即西山),城市赖以生存发展的母亲湖—滇池。
2007 年《昆明主城空间景观及建筑高度控制规划刚要(讨论稿)》将昆明主城宏观层面
的景观格局界定为“大三山一水”(即西山、长虫山、呼马山、滇池),其中“大三山”作为
城市的背景之山。
2009 年《昆明主城建筑高度控制规划方案》界定了从昆明主城观看“大三山”格局的
两个景观视廊和一条景观视线。其中的视廊之一即是从主城内大观楼看西山。
1.3 问题的提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由于西山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美的自然风貌,在昆明城市历史文
化和自然山水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历次规划对其保护的界定也愈加明晰。但随着城
市建设的发展,建筑高度的失控,西山作为城市背景的意向也日趋弱化。如图 2.所示,从
昆明主要公园圆通山眺望西山,其连绵起伏的轮廓已被前景建筑分割成隐约显露的数段,无
法让观者形成完整的“睡美人”意向。究其原因,是对西山观景价值认识的缺位所导致的视
廊范围及观景点界定不明确所造成的。虽然在历次规划中都提到了观看西山景观的控制视
廊,但由于对视廊的水平边界,视域高度和视廊覆盖范围内的建筑高度没有明确的量化界定,
故不能对视廊内的建筑高度起到实际的控制作用。故本文期望通过此次研究能够明确以下问
题:
1、西山“睡美人”观景审美价值及观景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银行业专业人员资格考试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分类模拟108含答案.pdf VIP
- 课件中国的行政区划全国优质课一等奖课件.ppt
- 上市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章程(标准版).docx
- 兴业证券-电子行业跟踪报告:比亚迪开启全民智驾时代车载摄像头迎机遇.pdf VIP
- 2024年家庭房产分配协议书范本6篇.docx VIP
- 汽车机械制图(第二版)模拟试题及答案2套.docx VIP
- DB33T 817-2010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图形表达代码.docx VIP
- 煤制合成气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pdf VIP
- 第1讲: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坐标表示.docx VIP
- 第一次中华民国教育年鉴 教科书发刊概况.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