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历史上册 《社会生活的变迁》同步练习2 北师大版
第11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1. 世纪晚期,照相这一西方科技文明成果开始走进清朝宫廷生活。
2.1896年,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 ”,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放映电影。
3.1912年3月,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 ,要求限期剪去辫子,去除旧俗。
4.中华民国颁布法令,革除“ ”“ ”等前清官场的称呼。
5. ,随着社会的巨大变化,人们的服饰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6.改错:
(1)电影的传人与应用和近代中国历史进程同步,为我们观察当时的社会风貌提供了珍贵的影像资料。
(2)清末民初,中山装成为男士在正式场合首选的服装。
基础巩固
7.下列关于照相术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诞生于19世纪30年代末的东方国家
B.19世纪40年代以后传人中国
C.照相摄影保留了社会发展的真实证据
D.为我们观察当时的社会风貌提供了珍贵的影像资料
8.育才中学初二(3)班的历史兴趣小组要准备一期“近代中国摄影作品展”,你认为不可能收集到的历史照片是 ( )
A.慈禧太后的生活照
B.林则徐虎门销烟时的留影
C.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开幕典礼留影
D.武昌起义后的武昌城门楼
9.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的题材是( )
A.战争 B.市民生活
C.戏剧 D.科普
10.中国近代文化生活的新变化表现在( )
①看戏②照相术的传入③电影的传人④电脑的使用
A.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在广东,一天之内,就有20多万男人剪去了长辫子。你认为这一现象会发生在 ( )
A.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
B.新文化运动以后
C.戊戌变法以后
D.辛亥革命爆发后
12.中华民国成立后,人们之间的称谓不可能有 ( )
A.先生 B.某君
C.老爷 D.同志
13.20世纪初,中国社会用人格的平等代替身份的不平等的是 ( )
A.剪发辫 B.易服饰
C.改称呼 D.禁缠足
14.在清末民初,中山装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服饰,它的服饰名称来源于 ( )
A.中山服装厂出品
B.孙中山创制的服装
C.生产于广东中山的服装
D.注册商标为“中山”的服装
15.清末民初,人们服饰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A.西服的引进
B.中山装的出现
C.女士高领服装的出现
D.时代的变化和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冲击
16.中山装的两个袖口上各有三个纽扣,你知道它代表什么含义吗 (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三民主义
17.下列关于中山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中山装是清末民初最具特色的服装
B.它因孙中山创制而得名
C.中山装融合了中西服装的特点
D.中山装刚设计时就有特殊的含义
18.为了除旧布新.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令,这些法令不包括 ( )
A.颁布剪辫令,要求留发辫者限期剪去发辫
B.革除“大人”“老爷”等称呼,政府职员间互称职务
C.规定民间普通称呼为“先生”或“君”
D.下令民间男子改穿中山装
19.识读右图.请完成:
(1)这是什么服装?它为什么在清末民初流行?
(2)此服装前襟四个口袋后来被赋予什么含义?
创新升华
20.阅读下列材料:
“民国肇兴,五族共和.‘老爷“大人’之称久经淘汰.乃不谓公堂会审之时.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栽判官亦直受不辞。曾无一言相告诫。”无独有偶,家中雇用的佣人仍然以“少爷”“老太爷”称呼主人。
请完成:
(1)材料中的“民国”建立在哪一年?属于什么性质的政权?
(2)“五族共和”的最主要表现是什么?“大人”“老爷”的称呼最为流行是在哪一朝代?
(3)民国之后的称呼有什么变化?
(4)你认为上述材料说明了称谓改革中的什么问题?
第11课社会生活的变迁答案
自主学习
1.19
2.西洋影戏
3.剪辫令
4.大人 老爷
5.清末民初
6.(1)电影改为照相摄影。
(2)中山装改为西服。
基础巩固
7.A解析:照相术于19世纪30年代末在西方国家诞生,故A项的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
8.B解析:照相术是在19世纪40年代传入中国的,而虎门销烟发生于1839年,故选B项。
9.C
10.A解析:看戏这种文化生活古已有之,并不是近代文化生活的新表现,排除①;中国近代还没有电脑,排除④,只能选A项。
11.D解析:根据题干中“剪辫”这一信息,可推断这一现象发生在辛亥革命爆发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八年级历史上册 4.11《民族团结》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doc
- 八年级历史上册 4.11《民族团结》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 八年级历史上册 4.11《民族团结》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 八年级历史上册 6.18《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案 华东师大版.doc
- 八年级历史上册 6.19《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 八年级历史上册 6.19《物质文明的进步》学案 华东师大版.doc
- 八年级历史上册 6.19《物质文明的进步》教案 华东师大版.doc
- 八年级历史上册 6.21《社会习俗的变化》同步练习 华东师大版.doc
- 八年级历史上册 6.20《大众传媒的兴盛》同步练习 华东师大版.doc
- 八年级历史上册 4.15《“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 DB14T 3462-2025 井工煤矿人工智能视觉识别技术要求.pdf
- 专练01 七上《朝花夕拾》—2024年中考语文名著导读抢分练(全国通用)(原卷版).pdf
- 专题29 小说常考题+病句的10个“不放过”-2023年中考语文热点作文素材解读及运用.pdf
- 专题15 最新热点时评与写作角度解读+「人民日报」时评文章精选金句汇总-2023年中考语文热点作文素材解读及运用.pdf
- 专题12 九下《儒林外史》—2024年中考语文名著导读抢分练(解析版).pdf
- 专题28 思辨类话题名言金句+5篇关于经典人物的精彩时评+热点时评-2023年中考语文热点作文素材解读及运用.pdf
- 11 七下期中记叙文阅读训练-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部编版).pdf
- 04 人物传记阅读 -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部编版) .pdf
- 专题06 八上《红星照耀中国》—2024年中考语文名著导读抢分练(解析版).pdf
- 专练02 七上《西游记》—2024年中考语文名著导读抢分练(全国通用)(原卷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