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经方与附子的应用.pdfVIP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38经方与附子的应用.pdf

经方与附子的应用 陈府 成都市金牛区平福路44号 610081 摘要:附子的运用经验,列举数案加以分析,当以临床中验证,按《伤寒论》六经辩证, 运用经方为基础,并掌握郑钦安治疗阳虚阴寒证“十六字诀”作为附子运用的指征,分清阴 陬I,即可人胆使用于临床。 关键词:附子炮制临床应用 《伤寒杂病论》中的方剂,相对于宋元以后出现的时方而言,习惯上称为“经方”。其 迭药精当,组方严谨,疗效可靠,经近两千年的临床实践检验及现代实验研究分析,证实具 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故为历代遣方用药的规矩准绳。也是评判一位医家临床水平之高 下,尤其是以仲景学术立根基者,很多方面就在看他是否能够熟练应用经方。 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用附子共二十九方, (重复者未计)独具特色,清·陈修园 云: “仲景即於此悟出附子大功用,不局限于心脾肾经,而据附子能温一身之阳”。 清末著名伤寒学家郧钦安道:“余沉潜于斯二十余载,如之人身阴阳合一之道,仲景立 方垂法之类。”( (医理真传,自序))吾在临床善用四逆汤及四逆辈治疗各种疑难杂症, 取得很好的疗效。云南名医吴佩衡日:“此方以生附子,干姜彻上彻下,开辟群阴,迎阳 归舍,交接十二经,为斩旗夺关之良将,而以甘草主之者,从容筹划自有将将之能。”在二 十余年的临床治疗工作日中,常按钦安先生及吴老的教诲。现今举证浅述如下: 一.寒湿胃痛 胃病一病为临床常见多发病,其中义以寒湿胃痛较多,笔者常以四逆及四逆辈治疗虚寒 胃痛而取得良好疗效。四逆汤中主药附子药性温热,能温中扶阳,散寒,除湿,止痛。凡自 汗食少,畏食酸冷,溺请便溏,诸寒引痛,手足厥逆,目瞑倦卧,声低息短,少气懒言,身 重畏寒,口润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质淡,苔白滑或白腻,脉象多为沉、细、弱、虚,紧等都 可以用附子治疗。 余某某,男,36岁,成都市人。初诊日期,1998年8月24日,因该地气候炎热,长食 西瓜冷饮,夜卧贪凉,常睡地下,近三年胃腔经常疼痛,甚则彻及胸背,腰部,冷汗,纳呆 食少,大便干结,偶有柏油样黑便,时有泛酸呃逆,口常干苦,四肢逆冷,舌质淡清,舌苔 白滑,脉沉细无力,X线钦餐检查:胃,十二指肠溃疡。中医辩证:胃寒阳虚寒湿凝滞。治 宜温化寒湿,温中健脾,方用四逆汤加味: 川附子(先熬)60克,干姜30克,细辛15克,上肉桂20克,砂f20克,吴萸lO克, 元胡30克,炙甘草20克。 8月25日复诊:服上方后呕吐大量酸苦涎水,胃脘疼痛大减,舌质淡清,苔白滑,脉 沉细无力,上方再进了剂。8月30日三诊:胃脘疼痛已上,饮食基本恢复,四肢渐温,舌 淡苔薄白,脉沉细,继以附桂理中汤调理数剂后病愈。随访三年未复发。 二.咳嗽(风寒伏肺) 李某某, 女,三十六岁,成都烟厂职员。2006年12月来诊自述咳已近月,住某医 院十天,无效且咳嗽加剧, 是状咳声不断,咳而不畅,咽痒痛难忍,胸闷气紧咳时小便溢 出,舌淡苔白,脉沉紧,口干不渴。问其原由,冈受寒感冒,咽不适,自服清热解青润肺化 238 痰之药,病未愈而咳加重,气短而乏力,神疲体倦,又自认为体虚,喝鸡汤进补,又输补液 而成是状。用麻黄附子细辛合二陈汤,温肺化痰,宣肺止咳。 拟方:附片(先煎)20克,杏仁20克,枳壳20克,麻黄20克,桂枝30克,细辛15 克,陈皮20克,半夏30克,茯苓40克,苏叶20克,桔梗15克,甘草15克,生姜15克, 两剂,尽而症大减,痰易咯出,胸闷愈,能安睡。后以四逆二陈汤加减三剂而痊愈。 按:患者初因受寒感冒,本因辛温解表,祛邪外出而解,后因服清热解毒,润肺化痰之 药,寒凉伤阳,引邪深入,滋润使寒邪留滞於肺,而邪无出路。又加进补,则“闭门留寇” 而费治。故先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合二陈汤温肺肾之阳以化痰,加枳壳,苏叶以宣肺,使邪 外出,继以四逆二陈汤温肺化痰而达止咳之功。此寒温痰饮伏肺,用麻辛附子二陈汤,四逆 二陈汤扶阳散寒之剂而活愈。我每日接诊,此症患者均过半,按温肺化痰,宣肺止咳法治之, 屡屡获效。 中医药理论来源于临床实践,掌握正确的理论又有效指导临床,先贤的实践以理论 充分展示了中药附子是一味扶阳温里的首选药。如《本草正义》所云“附子,本是辛温太 热,其性善走,故为通行十二经纯阳之要药,外则达皮毛而除表寒,(里则达下元而温痼冷, 彻内彻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ngkongw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