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申报指南.pdf

2016年度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申报指南.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2016年度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申报指南.pdf

  附件 根据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和我部“十 二五”工作重点部署,按照“全面推进、重点突出”、“有所为有所 不为”以及轻重缓急的原则,我部编制了《2014年度国家环境保护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申报指南》,确定以下研究领域作为2014年 度环境保护公益行业科研专项的重点研究内容: (一)大气污染防治领域 1.京津冀城市大气边界层过程对重污染形成的影响研究 目标:掌握我国京津冀地区的重点城市重污染过程形成的大气 边界层特征,揭示大气边界层与不同类型空气污染的相互作用机制, 阐明污染-边界层耦合过程对于京津冀地区重点城市污染积累和重 污染事件形成的定量贡献,为多尺度空气质量控制提供科学支撑。 主要考核指标:(1)京津冀地区和重点城市重污染过程形成的 大气边界层特征;(2)空气污染-边界层耦合过程对于京津冀地区重 点城市污染积累和重污染事件形成的定量贡献;(3)区域和城市重 污染条件下的空气污染-大气边界层双向反馈作用机制概念模型。 主要研究内容:基于我国重点污染地区集成大气环境和气象参 数的综合观测资料以及有针对性地设计和组织典型污染季节大气成 分和大气边界层野外观测试验,研究不同类型重污染过程发生、发   — 5 —   展的气象和大气边界层特征及其演变规律;基于高分辨率输送扩散 模型和气象-化学双向耦合模型,研究污染物(颗粒物)对于大气边 界层和污染气象条件的反馈机制,以及耦合效应对于重污染生消的 定量影响;建立京津冀区域和城市典型季节不同类型重污染事件关 键控制过程的概念模型,为发展适合于我国京津冀地区极端污染事 件预报预警的双向耦合空气质量模型提供支撑,同时为城市和区域 空气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2.京津冀大气颗粒物相互输送及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标:对京津冀各城市间PM2.5相互通量进行测算,量化不同季节 和典型气象条件下不同地区PM2.5相互传输量和贡献率,建立区域PM2.5 传输通量的量化方法,开展京津冀地 区区域污染传输预警和评估业 务研究并阐明传输对区域和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为京津冀区域PM2.5 污染综合防治、污染源控制优化方案的制订、达标措施效果评估、 改善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主要考核指标:(1)典型气象条件下京津冀城市间PM 的相互传 2.5 输污染特征及对空气质量的影响;(2)京津冀区域PM 相互传输量计 2.5 算方法;(3)京津冀区域PM 相互传输量计算方法的业务应用;(4) 2.5 城市大气污染控制措施效果综合评价技术规范。 主要研究内容:基于覆盖京津冀区域的大气环境监测,结合各 地PM2.5和研究性的监测手段,分别开展雷达等遥感手段对细颗粒物 (PM )传输量化、多尺度空气质量模型区域PM 传输通量模拟计算的 2.5 2.5 方法研究,通过模拟计算与实况的对比分析,融合两种方法的优缺 点,建立京津冀地区区域PM 传输通量化方法。通过研究城市上下风 2.5  — 6 —   向PM 及相关污染物的浓度水平和物化特征的时空分布,根据区域 2.5 PM 传输通量化方法和典型污染传输案例数据库,评估在不同的气象 2.5 条件下京津冀地区局地PM2.5浓度积累量、各个城市之间各行业污染源 排放对PM 的相互传输通量;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城市或地区的重 2.5 点源对区域空气质量的

文档评论(0)

qsp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