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设计说明.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万州设计说明

目 录 第一章 项目概况 第二章 建筑设计 第三章 结构设计 第四章 给排水设计 第五章 电气设计 第六章 暖通设计 第七章 燃气设计 第八章 消防专篇 第九章 节能专篇 第十章 环保专篇 第十一章 绿化专篇 第十二章 无障碍设计 第十三章 新技术新材料 重庆“郦景蓝湾”项目方案设计 项目概况 1.1用地规模、边界: 万州区属重庆市,位于四川盆地东部,濒临长江三峡,扼川江咽喉,有“川东门户”之称,水路上距重庆市区327公里,下距湖北省宜昌市321公里,为川东水陆要冲,跨大巴山、巫山、七曜山和盆东平行岭谷区,地处三峡工程库区腹地,举世闻名的大、小三峡均在其中。境内山峦起伏,丘陵交错,街道楼房背山面江,故又称“江城”。337583.62㎡,其中住宅284701.69㎡,地下车库兼设备用房面积44195.13㎡300226.63㎡40144 m2,绿地率36.7。建筑占地面积13384.99㎡.1 设计依据 2.1.1政府批准宗地文件(规划条件、用地性质等); 2.1.2项目所在区域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2.1.3设计合同及委托书; 2.1.4规划控制指标:按规划条件通知书 2.1.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2.1.6甲方提供的建设用地红线图 2.1.7《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 2.1.8《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2.1.9现行国家及地方有关规程、规范及法规。 2.2 工程概况 项目用地面积109191m2 。在退让污水处理厂范围内规划为小区景观公园兼运动场地,在小区与公园之间规划一条小区道路,在小区道路一侧设置社区配套商业,对小区和公园内部人群服务。小区共16栋楼,其中1#楼为3层幼儿园,16#楼为2层公园管理用房,均为多层建筑其余为一类高层建筑。局部高层住宅下部设置小区超市和商业网点等配套设施。建筑最高层数33层,最低层数2层。总建筑面积约337583.62㎡284701.69㎡44195.13㎡300226.63㎡40144㎡13384.99㎡ 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是设计者不断追求的目标,以人为本是设计者的首要宗旨。 充分利用基地本身赋予的有利条件及景观要素,平衡项目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力求创造一个具有独特环境质量及鲜明个性的、健康的、人性化的生产办公环境。 因地制宜,强调实用性,合理性与生态性相结合,根据工程的具体地形、地貌特点对不同地形地貌进行合理利用,并与建筑功能相结合,充分发挥土地的综合效益,创造舒适宜人的办公环境。 2.4总平面规划 2.4.1功能分区与布局 本项目主要为住宅小区,主要以住宅为主,在临公园小区道路一侧配套社区商业和服务用房,对在公园进行休闲娱乐活动的市民进行服务。幼儿园和小型超市设置在主入口一侧,对小区服务。 2.4.2道路交通组织 路网系统体现人车分流的基本原则。小区主入口主要为人行主入口,平时车辆不通过主入口进入小区。在小区北侧设置车行入口,在车行入口附近设置小区车库入口,车辆即可通过车行入口进入小区,也可进入车库再进入小区。在东面市政道路一侧设置天桥接入小区,方便步行人流进入小区。进入疗养院和污水厂的人流也可通过天桥进入,缩短了步行距离。 2.4.3竖向设计 尊重环境是进行开发的总体设计理念。在设计中充分结合地形特点,通过室外点标高,地形等高线,道路控制点标高进行竖向控制。本用地高差较大,在满足整体挖填方平衡前提下,合理处理标高。 2.4.4环境景观设计 环境设计上,不与周边规划建筑环境相冲突,而是融入周边的建筑与环境,与背后的山体和周边的市政公园相协调。尽可能多的布置集中绿化,给人以舒适的生活环境。 2.5建筑平面立面设计 2.5.1建筑平面分析 总平面结合地形和场地内部限制条件,合理布局,在沿高压线退让范围内形成小区内部景观中轴,局部放大中轴空间,把高压线对建筑的影响降到最小,也形成小区内部的景观中心节点。建筑布局上尽量错位布置,把楼栋之间的对视减到最小。沿江一侧结合场地高差,适当的减少主入口楼层数量,形成起伏的天际线,与背后的山体相呼应。 户型平面上,所有的房间均自然通风采光,无黑房间的情况。在沿江一侧设置大户型和跃层,丰富小区户型的。 2.5.2建筑立面分析 立面设计上建筑以简洁大气的竖向线条为主,横向线条通过色彩的变化进行弱化, 在屋顶进行退台处理,建筑立面在简洁的基础上不失变化。 3结构设计 3.1设计依据 ——国家现行主要的规范、规程、标准: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 50068-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年版) GB 50

文档评论(0)

jiqingyong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