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兆伟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经验拾萃.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单兆伟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经验拾萃.pdf

· 8·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1年第15卷第2期 ·专家经验· 单兆伟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经验拾萃 江苏靖江市季市医院 (214523)商玉玲 单兆伟教授行医数十载,师从张泽生、徐景藩老中 机理可能与制酸后反馈性引起胃酸分泌增加有关,加 医,得其真传,且广采众家之长,长期致力于脾胃病的 之使用益气养阴,柔肝和胃之品,使萎缩细胞逐渐再 理论和f|缶床研究,对慢性胃炎的诊治有独到的见解和 生,亦可使胃酸分泌增加,故用制酸剂后胃酸不一定减 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将其对慢性胃炎的证治经验试论 少,反而能促其恢复。故在辨证的基础,临床多灵活应 于下,以飨同道。 用制酸护膜剂,胃酸过多者,多加乌贼骨、浙贝、煅瓦楞 1衷中参西。病证相合 子以制酸护膜;过少者,多加乌梅,山楂酸甘化阴。另 单师强调以中医辨证为主,同时结合现代理化检 外在制酸的同时,每加用如白芨、百合、麦冬、木蝴蝶、 查,坚持衷中参西,证病统一的原则,I临证首先辨清病 麦芽等疏利养润护膜之品。临床上验之确有良效。 位、病性、结合现代检测手段,阐述病机转化规律,选择 4巧用平胃散、温胆汤以清化和降 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有助于提高疗效。在辨证用药 胃为多气多血之腑,又为受盛之官,宜通不宜滞, 的同时参照胃镜检查结果,如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轻度 宜和不宜逆。萎缩性胃炎的主要病机多为脾胃气虚加 肠上皮化生者,则加丹参、郁金以理气活血;中重度肠 之痰热中阻、气机壅遏,因此治疗多以清化和胃为大 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者,多加红花、莪术、蛇舌草以 法,方选平胃散、温胆汤主之,常用药物:苍术、厚朴、陈 活血化瘀;幽门螺杆菌阳性者,多加黄芩、仙鹤草以清 皮、半夏、茯苓、藿香、浙贝、吴芋、黄连、苏梗、山楂、内 热解毒达到抑菌之目的。他认为使用汤药更能体现中 金等,其中二陈和胃化痰,黄连配半夏辛开苦降,浙贝 医辨证论治原则,而疗效也远比成药好。其对慢性胃 清化痰热,山楂、内金健脾助运、消食导滞。 炎的辨证特点,多从症舌辨寒热,以大便性状辨虚实。 5养阴柔肝、活血通络、补中有通 如胃病食后明显,舌红苔黄脉弦,大便于结,多从实热 单师认为萎缩性胃炎多病程日久,病久入络往往 论治;反之病程较长,胃脘隐痛,食后痛减,神疲乏力, 夹杂瘀血,纯用气分药多难以奏效,如酌加活血通络之 大便溏薄,舌淡边有齿印,脉濡细者,则多从虚考虑。 品,则可事半功倍而获佳效。临证常加用丹参、红花、 2健脾益气。擅用参苓白术散 莪术、桃仁等。本病与情志因素密切相关,肝胃同病在 单师认为,慢性胃炎病程日久,病情反复,病久多 本病中相当常见,放在用药上常佐以白芍、佛手、麦芽、 虚,以虚证多见,故临床常见面色无华,形体消瘦,神疲 绿萼梅等养阴柔肝之品,显示了补中有通、守中有散。 乏力、纳呆、便溏等症状。治疗应以补虚为主,故临床 6用药剂小量轻、注意精神饮食调护 常用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子汤化裁,常用药物有:太 脾胃乃腐熟运化之官,饮食及药物的消化吸收均 子参、炒自术、茯苓、薏苡仁、淮山药、煨木香、法夏、陈 有赖于脾胃之正常运化。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多有不 皮等。并认为“脾以守为补,胃以通为用”,补脾不宜过 同程度的中气不足,因此用药应遵以下几点,以免更伤 于辛散,养胃不可过于滋腻。参苓自术散性味平和,益 脾胃,(1)药味不宜过多、过杂;(2)药量不宜过大;(3) 气健脾,渗湿和中,补而不壅,利而不过,用之颇宜。 用药不宜过于苦寒败胃,温燥伤阴;(4)忌过食滋腻之 3巧用制酸护膜剂

文档评论(0)

文档精品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03200221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