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章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常用标准
7.工业级布线系统1)工业级布线系统应能支持语音、数据、图像、视频、控制等信息的传递,并能应用于高温、潮湿、电磁干扰、撞击、振动、腐蚀气体、灰尘等恶劣环境中。2)工业布线应用于工业环境中具有良好环境条件的办公区、控制室和生产区之间的交界场所、生产区的信息点,工业级连接器件也可应用于室外环境中。3)在工业设备较为集中的区域应设置现场配线设备。4)工业级布线系统宜采用星形网络拓扑结构。5)工业级配线设备应根据环境条件确定IP的防护等级。 第2章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常用标准 2.4.4 系统指标1)综合布线系统产品技术指标在工程的安装设计中应考虑机械性能指标,如缆线结构、直径、材料、承受拉力、弯曲半径等。2)相应等级的布线系统信道及永久链路、CP链路的具体指标项目,应包括下列内容:① 3类、5类布线系统应考虑指标项目为衰减、近端串音(NEXT)② 5e类、6类、7类布线系统,应考虑指标项目有插入损耗(IL)、近端串音(NEXT) 、衰减串音比(ACR)、等电平远端串音(ELFEXT)、近端串音功率和(PS NEXT)、衰减串音比功率和(PS ACR)、等电平远端串音功率和(PS ELEFXT)、回波损耗(RL)、时延、时延偏差等③屏蔽布线系统还应考虑非平衡衰减、传输阻抗、耦合衰减及屏蔽衰减。 第2章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常用标准 3)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中,系统信道的指标值包括以下12项衰减(A) 由于集肤效应,绝缘损耗、阻抗不匹配、连接电阻等因素,信号沿链路传输损失的能量称为衰减,表示为测试传输信号在每个线对两端间的传输损耗值及同一条电缆内所有线对中最差线对的衰减量相对于所允许的最大衰减值的差值。 回波损耗(RL) 用于衡量通道一致,通道的特性阻抗随着信号频率的变化而变化,如果通道所用的线缆和相关连接硬件阻抗不匹配,就会造成信号反射。被反射到发送端的一部分能量会形成干扰,导致信号失真,降低综合布线的传输性能,RL为输入信号幅度和由链路反射回来的信号幅度的差值,单位为Db,越大越好。插入损耗(IL)值 在传输系统的某处由于元件或器件的插入而发生的负载功率的损耗,它表示为该元件或器件插入前负载上所接收到的功率与插入后同一负载上所接收到的功率以分贝为单位的比值,以接收信号电平的对应分贝(dB)来表示。 线对与线对之间的近端串音(NEXT) 当信号在一根平衡电缆中传输时,会在相邻线对中感应一部分信号,这种现象叫串扰。串扰分近端串扰和远端串扰(Far end cross talk,缩写FEXT)两种。近端串扰出现在发送端的串扰,远端串扰出现在接收端的串扰,远端串扰影响较小。 第2章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常用标准 近端串音功率(PS NEXT) 在4对双绞线的一侧,3个发送信号的线对向另一相邻接收线对产生串扰的总和。 线对与线对之间的衰减串音比(ACR) 同一频率下链路的信号与近端串扰损耗的比值。这是确定可用带宽的一种方法。通道衰减/串扰比越大越好。 ACR = an (dB)- a (dB) an :是指在链路中任何两对线之间测得的近端串扰损耗。a :是指通道信号衰减。 ACR功率 衰减/串扰比(ACR)功率总值:?是根据插入损耗和PSNEXT之间的差别算出的值,它是信噪比的一种,单位为dB。线对与线对之间等电平远端串音(ELFEXT) 指远端串音损耗与线路传输衰减差。从链路近端线缆的一个线对发送信号,该信号经过线路衰减,从链路远端干扰相邻接收线对,定义该远端串扰值为FEXT。FEXT是随链路长度(传输衰减)而变化的量。ELFEXT=FEXT-A (A为受串扰接收线对的传输衰减) 等电平远端串音功率 线缆远端受干扰的接收线对上所承受的相邻各线对对它的等效串扰ELFEXT总和限定值。 信道直流环路电阻(d.c.) 双绞线缆每个线对的直流环路电阻在20摄氏度到30摄氏度环境下的最大值:3类链路不超过170Ω,3类以上链路不超过30Ω。 第2章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常用标准 信道传播时延 传播延迟是指一个信号从电缆一端传到另一端所需要的时间,与NVP值等同(为信号传输速度与光速之比)。一般5 类UTP 的延迟时间在每米5~7 纳秒(ns)左右。ISO 则规定100 米链路最差的时间延迟为1 微秒(us)。延迟时间是为何局域网要有长度限制的主要原因之一。 信道传播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水泥厂余热锅炉调试报告.pdf VIP
- 2024-2025年中国铁氧体软磁材料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docx
- 2025秋统编版(2024)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全册)课时练习及答案(附目录).docx
- 我眼中的中国平安.docx VIP
- 公路工程沥青新旧试验规程差异对比解读-JTG 3410-2025.pdf VIP
- 《气体传感器简介》课件.pptx VIP
- 自治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修复方案编制提纲(试行).doc VIP
- 粘贴钢板加固施工方案.docx VIP
- 碳排放权交易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2025).docx VIP
- Fisher阀门结构与维护.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