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报道研究——以《安徽日报》(2000-2007)为例.pdfVIP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报道研究——以《安徽日报》(2000-2007)为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报道研究——以《安徽日报》(2000-2007)为例

2 摘 要 目前我国农民工总数已达到2 亿多人,他们主要分布在城市的建筑及服务 行业,为日新月异的城市大建设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农民工人口在规模不断增长 的同时,其结构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最为显著的变化之一就是由单身外出打工 的模式逐渐变为携家带口外出打工,“家庭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和父母一同进 城的适龄农民工子女逐渐成为城市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受现有教育制度及城市教 育资源的制约,他们不能平等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和资源,而要缴纳赞助费上公 立学校或是到办学不规范的民工子弟学校就学,甚至还有很多农民工子女由于经 济等条件的制约,被迫或主动放弃了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成为游荡在社会上的 “定时炸弹”。作为进入城市的移民的第二代,大部分农民工子女正处于义务教 育阶段,这正是进行社会化、城市化教育的最佳时机,如果现在不能给以良好的 教育及公平的待遇,就会加深他们的被歧视感和对立感,给未来的社会留下隐患。 解决好这一特殊群体的教育问题已日益凸显为我国现阶段突出的社会问题,不仅 关系到和谐社会的顺利构建,也对未来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各界都在为解决好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做积极的努力。作为公共政策 的“催化剂”和民意“扩散器”的大众媒介在这一社会议题中的身份和作用如何? 本文选取兼具农民工输入和输出省份双重身份的安徽省作为本研究的立足点,以 安徽省省委机关报《安徽日报》为个案进行样本分析。以《安徽日报》(2000-2007) 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报道为立足点,以定量研究和内容分析的方法对报道 的类型、数量、信源等方面进行数据分析,从议题建构的特点和不足入手反思农 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报道在议题设置上的可改进之处,并从版面、报道方式、报道 模式、视角等方面对农民工子女教育报道提出建议,以期为进一步解决好农民工 子女的教育问题做出一些努力。 关键词:新世纪 农民工子女 教育 《安徽日报》 媒介议程 I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number of migrant workers in China has reached more than 200 million. Most of them worked in the fields of building and service. The migrant workers worked har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ities. As the number of migrant workers growing, the structure changed a lot. The most obvious change is the model of family. The children moved into the cities with their parents and became a special group of the citizens. They couldn ’t go to school because of the educational policies and resources of education rather than pay for extra tuition or go to the migrant children schools. What’s worse, many children couldn’t go to school because they couldn ’t support for the tuition. As second generation of the immigrant who enters the cities, the children are in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stage , this exactly is th

文档评论(0)

qiaochen1711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