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上市公司2013年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情况分析报告
财政部会计司? 证监会会计部? 证监会上市部? 山东财经大学
?
根据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联合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以及财政部、证监会发布的《关于2012年主板上市公司分类分批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通知》(财办会〔2012〕30号)的要求,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自2011年1月1日起首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2012年实施范围扩大到国有控股主板上市公司,2013年进一步扩大到一定规模以上非国有控股主板上市公司。为了全面、深入了解我国上市公司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情况,财政部、证监会联合山东财经大学,跟踪分析了2013年沪深两市所有公开披露的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年度报告等公开资料,结合我国上市公司2011年、2012年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情况,以及财政部和证监会在推动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实施和日常监管工作中掌握的有关情况,形成了《我国上市公司2013年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情况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本报告”)。
一、2013年我国上市公司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情况
(一)总体披露情况
截至2013年12月31日,沪、深交易所共有上市公司2489家,其中,沪市上市公司953家,深市上市公司1536家。
2013年,共有2312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占上市公司总数的92.89%,数量及比例均比2012年有所提高。其中沪市781家,占沪市上市公司的81.95%,深市1531家,占深市上市公司的99.67%;主板上市公司1256家,中小板上市公司701家,创业板上市公司355家。
在2312家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上市公司中,2287家内部控制评价的结论为有效;9家公司的财务报告内控有效,非财务报告内控无效,分别为康达尔(000048)、农产品(000061)、川化股份(000155)、泸天化(000912)、广汇能源(600256)、*ST亚星(600319)、金晶科技(600586)、*ST三毛(600689)、光大证券(601788);8家公司的财务报告内控无效,非财务报告内控有效,分别为科伦药业(002422)、宏磊股份(002647)、康芝药业(300086)、上海家化(600315)、五洲交通(600368)、风神股份(600469)、西部矿业(601168)、*ST锐电(601558);6家公司的财务报告内控和非财务报告内控均无效,分别为:天津磁卡(600800)、迪威视讯(300167)、*ST超日(002506)、大有能源(600403)、键桥通讯(002316)、四海股份(000611);2家公司未出具内部控制有效性结论,分别为星美联合(000892)、康得新(002450)。如表1所示。
表1? 内部控制有效性结论披露情况
内部控制有效性
整体有效
非财务报告内控无效
财务报告内控无效
财务报告内控与非财务报告内控均无效
未出具
结论
总计
公司数量
2287
9
8
6
2
2312
占比
98.92%
0.39%
0.35%
0.26%
0.09%
100%
在2312家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上市公司中,428家披露了内部控制缺陷,占比18.51%,其中31家披露了内部控制重大缺陷,37家披露了内部控制重要缺陷,377家披露了内部控制一般缺陷;1884家未披露内部控制缺陷,占比81.49%。
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428家上市公司共披露缺陷1021项,其中重大缺陷51项,占比5%;重要缺陷76项,占比7.44%;一般缺陷894项,占比87.56%。如图1所示。
?????????????????????????? ????????????????
??????????????????????????????
? ??? ?
?
图1? 内部控制缺陷数量分布图
?
2013年,共有1816家上市公司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或者鉴证[1],占72.96%。其中,1802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内部控制审计或鉴证报告,占上市公司总数的72.40%,较2012年61.48%的比例有较大增长;10家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意见,但未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或鉴证报告;4家上市公司既未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意见,也未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或鉴证报告。
在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的1812家公司中,标准无保留意见1753家,占比96.74%;非标准意见59家,占比3.26%,其中,带强调事项段和(或)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的无保留意见43家,否定意见13家,无法表示意见1家,保留意见2家[2]。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类型、数量和比例均比去年有所增加。如图2所示。
?
?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