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高电压工程基础》 施围 邱毓昌 张乔根(西安交通大学)编著 刘青(西安科技大学)制作 高电压工程基础 第15章 电力系统的绝缘配合 15.1 绝缘配合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15.2 输变电设备绝缘水平的确定 15.3 输电线路绝缘水平的确定 高电压工程基础 第15章 电力系统的绝缘配合 15.1 绝缘配合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15.2 输变电设备绝缘水平的确定 15.3 输电线路绝缘水平的确定 高电压工程基础 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设备的绝缘 线路的绝缘 电力系统 绝缘 输变电设备绝缘部分的投资 占总设备投资的比重越来越大 系统电压等级高,输送容量大, 一旦出现故障,损失巨大 绝缘配合 重要性 高电压工程基础 15.1 绝缘配合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绝缘配合: 综合考虑电气设备在电力系统中可能承受的各种 电压、保护装置的特性和设备绝缘对各种作用电压的 耐受特性,合理地确定设备必要的绝缘水平,以使设 备的造价、维修费用和设备绝缘故障引起的事故损失, 达到在经济上和安全运行上效益最高的目的。 高电压工程基础 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指该电气设备能承受的试验电压值。 包括:短时工频试验电压、工频放电电压、长时间工频试验电压、雷电冲击试验电压等。 技术上要处理好各种作用电压、限压措施及设备绝缘耐受能力三者之间的相互配合关系; 经济上要协调投资费用、维护费用及事故损失费用三者的关系。 高电压工程基础 15.1.1 绝缘配合的原则 220kV 以下的电网,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主要由大气过电压决定 330kV 及以上的超高压绝缘配合中,操作过电压将起主导作用 特高压电网的绝缘水平可能由工频过电压及长时间工作电压决定 不考虑谐振过电压;不考虑线路绝缘与变电站绝缘间的配合 高电压工程基础 除型式试验外,一般电气设备出厂试验只做 l min 工频耐压试验。这不仅是为了试验的方便,也是考虑到在某种程度上雷电冲击对绝缘的作用可用工频电压来等价的缘故。 大气过电压下 的避雷器残压 雷电冲击 耐受电压 等值工频 耐受电压 内部 过电压 操作冲击 耐受电压 等值工频 耐受电压 工 频 试 验 电 压 /β1 /β2 高电压工程基础 15.1.2 绝缘配合的方法 惯用法 首先确定设备上可能出现的最危险的过电压,然后根据运行经验乘上一个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 和一定裕度的系数,从而决定绝缘应耐受的电压水平。 惯用法对有自恢复能力的绝缘(如气体绝缘)和无自恢复能力的绝缘(如固体绝缘)都是适用的。 高电压工程基础 统计法 统计法是根据过电压幅值和绝缘的耐受强度的概率分布,用计算的方法求出绝缘放电的概率和线路故障率,在技术经济比较的基础上,正确地确定绝缘水平。 简化统计法 在简化统计法中,对过电压和绝缘特性两条概率曲线的形状,作出一些通常认为合理的假定,并已知其标准偏差。在此基础上可以计算绝缘的故障率。 绝缘配合的统计法至今只能用于自恢复绝缘,主要是输变电设备的外绝缘。 高电压工程基础 15.2 输变电设备绝缘水平的确定 标准放电电流的波形 和其幅值下的残压 1.2/50 μs标准雷电 冲击放电电压上限 冲击波波前放电电压 最大值除以 1.15 避雷器 雷电冲击保护水平 BIL 取最大值 250/2500 μs标准冲击 波间隙放电电压的上限 规定操作冲击电流下 的残压 避雷器 操作冲击保护水平 BSL 取最大值 高电压工程基础 变压器BIL=(1.25~1.4)避雷器BIL (当电气设备与避雷器紧靠时,取 1.25,有一定距离时取 1.4。) 变压器BSL=(1.15)避雷器BSL (操作安全系数比较小,因为操作波比较平缓,距离效应不强烈 ) 高电压工程基础 15.3 输电线路绝缘水平的确定 绝缘子片数的确定 要求: ① 在工作电压下不发生污闪; ② 下雨天在操作过电压下不发生闪络; ③ 具有一定的雷电冲击耐受强度,保证线路 有一定的耐雷水平。 高电压工程基础 方法: (1)按工作电压下所要求的泄漏距离(爬电比距)决定所需绝缘子片数 式中 n —— 每串绝缘子片数; λ —— 每片绝缘子的爬电比距,cm; U1 —— 线路的额定电压,kV。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01章 基本概念 《电路原理(第3版)》课件.ppt
- 第02章 电路分析与定理 《电路原理(第3版)》课件.ppt
- 第03章 正弦交流电路 《电路原理(第3版)》课件.ppt
- 第04章 谐振互感三相 《电路原理(第3版)》课件.ppt
- 第05章 双口网络《电路原理(第3版)》课件.ppt
- 第06章 非正弦电路 《电路原理(第3版)》课件.ppt
- 第07章 网络矩阵方程 《电路原理(第3版)》课件.ppt
- 第08章 过渡过程 《电路原理(第3版)》课件.ppt
- 第09章 拉普拉斯变换 《电路原理(第3版)》课件.ppt
- 第10章 分布参数 《电路原理(第3版)》课件.ppt
- 第1章 绪论 《测控系统网络化技术及应用(第1版)》课件.ppt
- 第2章 网络与数据通讯基础 《测控系统网络化技术及应用(第1版)》课件.ppt
- 第3章 测控系统中常用网络通信技术 《测控系统网络化技术及应用(第1版)》课件.ppt
- 第4章 网络化先进控制系统 《测控系统网络化技术及应用(第1版)》课件.ppt
- 第5章 典型网络化工控产品应用技术 《测控系统网络化技术及应用(第1版)》课件.ppt
- 第6章 组态软件在测控系统中的应用 《测控系统网络化技术及应用(第1版)》课件.ppt
- 第7章-1网络化测控系统实例 《测控系统网络化技术及应用(第1版)》课件.ppt
- 第7章-2 网络化测控系统实例 《测控系统网络化技术及应用(第1版)》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