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市扫描.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车市扫描

车市扫描-2011年第4期(1月18日-24日) 主要信息源自全国乘联会每日新闻等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网站:/index.asp 本周车市概述: 1月厂家销量环比12月增15% 在12月狭义乘用车厂家销量相对稳健的背景下,1月的厂家销量顺势呈现高起点的高开状态,虽然增速不断回落,但开门红是必然的结果。 在12月的市场火爆趋势下,零售和厂家销量创出新高是必然的,但厂家考虑到年度销量的平稳结合,采取类似国家的逆向调控经济的做法,12月的销量结果接近11月。 由此也造成1月的开局销量超级火爆,1月第一周的厂家销量环比10年12月的第一周销量增长61%,同比10年1月同期增长56%。 1月第二周的厂家销量逐步回落,积存的销量逐步释放但还没完成。本周环比10年1月同期的销量增长22%,环比10年12月的同周销量增长8%。 1月第三周的厂家销量继续回落,积存的销量逐步释放接近尾声。本周环比10年1月同期的销量增长20%,环比10年12月的同周销量增长6%。 今年1月销量类似10年1月的数字开门红,但力度更大,目前已有很多厂家销量超越10年12月的水平创出新高。预计1月的厂家销量环比12月增长15%-20%。具体结果要看是否保2月的持续增的做法。 1月市场零售逐步走强 从狭义乘用车看,今年1月的政策特点与10年1月近似,也是政策退出后的市场零售恢复期。考虑到10年12月的超级火爆和北京限牌带来的1月真空期,今年1月零售应该很惨淡。但内部交流的感觉是零售开局低迷,逐步走强趋势较明显。虽然近期的低端市场走势相对10年12月掉入低迷的深渊,尤其是北京市场的自主品牌零售也就是10年12月销量的15%,但全国中档以上车型市场较好,全国市场相对于我们预期要好。 北京限排政策面临双轨压力 有关媒体日前报道,“在2010年12月24日前备案的1.2万辆二手车,将允许带牌无限期销售。个人认为这是很令人担忧的信息,其意义不仅在于简单的二手车的利润暴增和目前的消费者多花几个冤枉钱,而是北京新车牌照的价格双轨制,可能导致限牌政策的失败,可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我个人考虑北京摇号限牌方式可能出问题的风向指标:1、黑市牌照出现公认的价格概念。2、摇号参与者超过50万,并保持1年以上。3、背号模式出现,形成法律较完备的风险控制。这需要提早应对。 经销商面临巨大压力 随着今年的金融政策更加审慎灵活,贷款的审批压力更大,部分银行的月末贷款收缩力度大幅增加。而汽车经销商的月末进车任务较重,贷款是经销商的资金流重要组成,如果出现贷款困难将直接影响进车计划执行。虽然1月的经销商库存偏低,但随着未来几个月的库存增长,而贷款额度控制较紧,经销商的盈利压力大幅增长,这也体现出去年上市圈钱的经销商集团的高瞻远瞩。随着类似的股市疯狂圈钱,未来的居民财富增长也面临风险,购车消费是最佳选择。 汽车进口促进效果显著 随着贸易平衡的需要,2011年中国将继续制订和完善进一步扩大进口的政策,重视扩大自欧美等顺差主要来源地的进口。而汽车产品的进口估计将成为重要项目,很多进口大单也证明这种趋势。我们认为媒体说的“‘十二五’期间将对汽车实施积极的进口促进战略”是片面的。但汽车进口的政策性平衡也是有目共睹的。此次中美签订的汽车进口合同也是数字惊人,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我们作为汽车行业内认识需要以平和心态坦然面对。 毕竟汽车及零部件进口将征收高额的消费税、关税、增值税等,这也是有利于国家财税高增长,可以做很多事情。而对消费者来说,购买进口车的风潮也是越来越强,国家鼓励更多的进口平衡,这样也有利于高端群体消费。而汽车行业的基础性产品提升和创新肯定要靠自己,不能能买来。汽车行业合资企业和自主品牌需要练好内功,迎接进口车及进口零部件的爆增大潮的考验。 汽车大集团的数量竞争不利于产业调整 近期的各大集团的125目标和今年销量目标纷纷出炉,而媒体比较的核心目标就是各大集团的销量目标,似乎目标越高越成功。由于汽车各品种级不同车型间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差异巨大,这种数量目标没有太大意义,追求高数量增长已经是中国经济的顽疾,在汽车业的复制肯定不是好事。而且部分中小集团为了数字增长而盲目上低端产品,甚至为了销量目标而强力兼并重组,搭积木的兼并重组肯定有后遗症。 近日国资委的表态很好:推动中央企业加快内部资源优化整合,理顺上下游产业链,推动做强做优主业,实现联合重组的协同效应。 汽车集团的产业链整合已经是迫在眉睫,进口零部件的政策日益宽松和鼓励,国有大集团的产业链整合和做强自主品牌应是主要的竞争目标。 一、新品、降价扫描 无 二、宏观环境和政策信息 中美签署新能源大单 涉及电动车智能电网。 在胡主席访美前,外界就对此行可能促成的双边合作成果充满了期待。而截至美国时间18日,中美两国已签署各类商业和投资协议总额逾230亿美

文档评论(0)

jiqingyo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