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检测试题(文言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三语文检测试题(新课标) (文言文之实词和虚词)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精读细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试题。 洪武乙亥,余客武昌。武昌蒋隐溪先生,年已八十余,好道家书。其子立恭,能诗。皆意度阔略。然深自晦匿,不妄交游,独与余相得也。 是岁三月朔,余三人者,携童子四五人,载酒肴出游。天未明东行,过洪山寺二里许,折北,穿小径可十里,度松林,涉涧。涧水澄澈,深处可浮小舟。旁有盘石,客坐十数人。松柏竹树之阴,森布蒙密。时风日和畅,草本之葩烂然,香气拂拂袭衣,禽鸟之声不一类。遂扫石而坐。 坐久,闻鸡犬声。余招立恭起,东行数十步,过小冈,田畴平衍弥望,有茅屋十数家,遂造焉。一叟可七十余岁,素发如雪,被两肩,容色腴泽,类饮酒者。延余两人坐。牖下有书数帙,立恭探得《列子》,余得《白虎通》,皆欲取而难于言。叟识其意,曰:“老夫无用也。”各怀之而出。 还坐石上,指顾童子摘芋叶为盘,栽肉。立恭举匏壶注酒,传觞数行。立恭赋七言近体诗一章,余和之。酒半,有骑而过者,余故人武昌左护卫李千户也,骇而笑,不下马,径驰去。须臾,具盛馔,及一道士偕来,遂共酌。道士出《太乙真人图》求诗。余赋五言古体一章,书之。立恭不作,但酌酒饮道士不已。道士不能胜,降跽谢过,众皆大笑。李出琵琶弹数曲。立恭折竹,窍而吹之,作洞箫声。隐溪歌费无隐《苏武慢》。道士起舞蹁跹,两童子拍手跳跃随其后。已而道士复揖立恭曰:“奈何不与遗士诗?”立恭援笔书数绝句,语益奇,遂复酌,余与立恭饮,少皆醉。 已而夕阳距西峰仅丈许,隐溪呼余还,曰:“乐其无已乎?”遂与李及道士别。中道隐溪指道旁冈麓顾余曰:“是吾所营乐丘①处也。”又指道旁桃花语余曰:“明年看花时索我于此。” 既归,立恭曰:“是游宜有记。”属未暇也。 是冬,隐溪卒,余哭之。明年寒食,与立恭豫约诣墓下。及期余病,不果行。未几,余归庐陵,过立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未毕,立恭取读,恸哭;余亦泣下,遂罢。然念蒋氏父子交好之厚,且在武昌山水之游屡矣,而乐无加乎此,故勉而终记之。手录一通,遗立恭。 既游之明年,八月戊子记。 [注]①丘:坟墓。 (一)精读细读之一:文言实词(21分) (1)“是岁三月朔”中“朔”与“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中的“既望”都是指日期的,前者指 1 ,后指指 2 。 (2)“遂造焉”与“过立恭宿别”二句中的“造”和“过”为同义词,二者的意思都是 3 。 (3)“延余两人坐”与“延余至其家”两句中的“延”为同义,意思是 4 。 (4)“各怀之而出”中的“怀”的用法是 5 ,意思是 6 。 (5)“降跽谢过”和“多谢后世人”中两“谢”字意思不同,前者为 7 ,后者为 8 。 (6)“与立恭豫约诣暮下”中的“ 9 ”通“ 10 ”,意思是 11 。 (7)“与立恭豫约诣暮下”与成语“苦心孤诣”两中的“诣”意义相同,都为 12 。 (8)“而乐无加乎”一句中的“加”可联系成语“无以复加”来理解,意思是 13 。 (9)“语益奇”和“又指道旁桃花语余曰”中的“语”的读音、意思、用法各不相同,前者依次解释为 14 、 15 、 16 ,后者依次解释为 17 、 18 、 19 。(以上每小题1分)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0 )(2分) A.余客武昌 客:做客 B.素发如雪 素:平常。 C.属未暇也 暇:空闲 D.遗立恭 遗:赠与。 (二)精读细读之二:文言虚词(10分) (1)“一叟可七十余岁”和“高可二黍许”三句中的“可”同义,为 21 。 (2)“类饮酒者”与“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两句中的“者”用法不同,前者是 22 ,后者是 23 。 (3)“指顾童子摘芋叶为盘”和“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两句中的“为”意思不同,前者是 24 ,后者是 25 。 (4)“既游之明年”与“七月既望”二句中的“既”意思相同,都是 26 。 (5)“是冬,隐溪卒”和“是吾所营乐丘处也”二句中的“是”同义,都是 27 。(以上每小题1分)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8 )(3分) A.遂扫石而坐 弃甲曳兵而走 B.有茅屋十数家,遂造焉 积土成山,

文档评论(0)

j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