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社会生活中流传至今的行骗行为.pdfVIP

明清时期社会生活中流传至今的行骗行为.pdf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清时期社会生活中流传至今的行骗行为.pdf

明清时期社会生活中的行 骗行为,包罗万象 行骗的一方,既有专靠行骗为生的专 业骗子,也有偶起歹心的奸夫淫妇、 妖憎恶道、妓女乞儿、贪官污吏、船 夫挑工、市民耕夫,贩夫走卒;防骗 的一方 (往往是受骗者),大多是明 代学者李蛰所谓的 “挟数万之资,经 风涛之险,受辱于官吏,忍党于市易, 辛勤万状”的商人,既包括日进斗金、 财大气粗的富商,也包括小本经营、 朝不保夕的小商小贩,还有广大的受 苦受难的普遍劳动群众 晚明有一个骗子,自称是宋朝诗 人林和靖的第十世孙,跑到一位陈姓 太史家去行骗,这位太史请他读林和 靖的传记,读至 “终身不娶,无子” 时,此人顿时语塞。陈太史大笑,口 占一绝赠给了他,云: “和靖先生不 娶妻,如何后代有孙儿。想君虽是闲 花草,未必孤山梅树枝。”对行骗者 是莫大的讽刺。 明末松江有位姓张的乡绅,平素 好侠。有个骗子投其所好,腰佩长剑, 紧身衣妆,一副侠客模样,手里提着 一个血淋淋的包袱,煞有介事地对张 乡绅说: “你的大仇我已经报了,囊 中就是你仇家的脑袋。”张乡绅大喜 过望,当即借给他十万缗。于是,“侠 客”走后。张乡绅解囊一看,不过是 一猪头而已,此人从此也就不见踪影 了。时人沈风峰闻而叹云: “自《易 水》之歌止,而海内无侠士千年矣, 即有亦鸡鸣狗盗之徒!” 另外,冯梦龙纂辑的《智囊全集》 中也有不少篇章讲到了社会生活中 的行骗术,如 《啮耳讼师》一节,讲 到浙中有个少年殴打他七十岁的父 亲,致使父亲牙齿掉了。父亲拿着被 打断的牙齿去告官,儿子很是害怕, 于是请了一名讼师来问计谋,并许之 事成以后付百金。讼师摇头说: “这 可是一件大难事。”少年加了许多钱 两之后,坚持请求,讼师答应下来, 苦苦思索,第二天早起,忽然说:“已 有计了,但是应当避开别人才能讲给 你听。”少年急忙附耳过去,讼师于 是咬下他的半只耳朵,少年血流满 面,大惊失措。讼师说: “你不要叫 喊,只有这样才能救你,但是你必须 善于躲藏,不要叫别人看见了,等到 出庭对质时,就说你父亲的牙齿是因 为咬你的耳朵才掉的。”后来,公庭 对质,官员认为 “耳不可以自啮”, 便判定老人牙齿是因为咬儿子的耳 朵而掉的,少年罪过竟被免掉了。 其他如 《老妪骗局》、《文科》等 篇都是明代社会生活中行骗的例证。 明清笔记小说中记载了大量社会生 活中的行骗伎俩,值得注意的是,中 国小说在明清时代远未成熟,其史传 特征仍然很明显,因此,把这时期的 笔记小说视为野史也未尝不可。而我 们则可以从这些绝非空穴来风的文 字记载中勾勒出当时行骗的大概景 观。 冯梦龙的《三言》与凌蒙初的《二拍》, 记载了明代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骗 局,可以说是文学形态的骗术大全。 真正对骗术进行归类研究的专著,在 明代当以张应俞的 《江湖奇闻杜骗新 书》最为著名,该书共4卷,分为24 卷84 则,每一则都讲述了一个行骗 故事,虽然这部书的体裁被学者认定 为是笔记小说,但另外的学者却认 为,“这部小说集中的大部分故事并 不是真正的虚构想象之作,而是根据 当时的传闻加工润色而成的,所以它 不仅可以作为小说欣赏,也具有较高 的历史真实性”。因此,该书所列诸 多骗局及骗术,完全可以用作本节例 子,其真实性如何不必花太多精力去 考求,某种意义上说,张应俞的著作 本身就是一种历史存在的 “真实”。 为了对明清时代社会生活中的行骗 术有个大致的,感性的了解,下文将 选择若干骗术实施的例证以资说明。 凡未作特别说明者,本书资料征引皆 来自张应俞的著作 《杜骗新书 1.假马脱缎 江西有个姓陈名庆的,经常贩卖 一些马匹,成交地点在南京承恩寺前 的三山街。有一次,他买到了一匹银 合好马,价值约值四十两银子。有个 骗子,擎好伞,穿色衣,翩然而来, 围着马看,不忍离去,问陈庆马价如 何。陈庆老实地说,值四十两银子。 骗子说: “我买下了,但是我手头没 有现钱,须回家兑了银子来,你可跟 我去领钱。”陈庆问: “你家住在哪 里?太远了我不去 骗子说: “不远不远,就在洪武 门。”骗子使骑了银合马,翩翩然前 往,陈庆也高高兴兴地骑着另一匹马 随后。走到半途,骗子在一家缎铺门 前拉住缰绳,下马走了进去,将好伞 放在酒坊门边,对陈庆说: “你帮我 看住,等我买了缎子回来,我们再一 同去拿钱。”陈庆心想这

文档评论(0)

wgv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