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质相胜”之“质”胜的解析.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质相胜”之“质”胜的解析.pdf

2012年 7月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Ju1.2012 第31卷 第 7期 JoumdofMianyangNormM Unive~ity Vo1.31 No.7 “文质相胜’’之 “质”胜的解析 任 晓 阳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桂林 541006) 摘 要:“文质彬彬”一直是我们所向往与推崇的做人与作文的最高境界。然而,人无完人,文有瑕疵 ,文质不 得兼备。如果文质不得兼备而出现 “相胜”的局面,/,-4fl往往会有 “以 质‘’主而 文‘’次之”的倾向。文章从 “存质舍 文”、“质胜于文”和 “先质后文”这三个方面着手,并结合历来文学家对 “文”与 “质”的理解,对 “文质相胜”之时 “质”更胜一筹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文;质;文质兼备;文质相胜 中图分类号:I2o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12x(2012)07—0044—03 子 日:“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 质之胜文,犹之甘可以受和,白可以受采也。文胜而 后君子。”(《论语 ·雍也》)孔子崇尚 “文质彬彬”, 至于灭质,则其本亡矣。虽有文,将安施乎?然则与 以文质兼备为主。然而,事物并非都如人们所想的 其史也,宁野。” 杨时是主张 “质胜文”的,他认 那样完美。如果文质不得兼备,而是出现 “文质相 为,“质胜文”与鲜甜的滋味容易调和各种味道,洁 胜”的局面,那么,这就存在 “质胜文”与 “文胜质”之 白的东西容易接受各种色彩有着同样的道理,这就 争了。 说明只有有 了 “质”这个前提,“文”才有足 以发挥 的 自古以来,人们对于 “文”与 “质”的概念有着不 空问;如果 “文胜质”而导致质亡 ,那么即使有 “文”, 同的理解,如:“质”有朴实、质朴 ,内在的道德品质, 也无处寄托。可见,二者都是主张在文质不得兼备 先天之气,人民的基本温饱问题等含义;“文”则有 之时而以 “质”为主的。 礼乐等外在的表现和才艺 (也包括服饰、样貌),古 在讨论 “文”与 “质”的问题上,韩非子提出了反 代典籍,文采,后天的习得,统治者享乐等含义。无 对文饰的主张:“礼为情貌:也。文为质饰者也。 论何种含义,人们追求的是 “文质彬彬”的完美,即 夫君子取情而去貌,好质而去貌,好质而恶饰。夫恃 使文质不得兼备,在 “文质相胜”的问题上,人们都 貌而论情者,其情恶也;须饰而论质者,其质衰也。 更倾向于 “存质舍文”、“质胜于文”以及 “先质后 何以论之?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隋侯之珠不饰以 文”之说 。 银黄,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夫物之待饰而后行 者,其质不美也。”(《韩非子 ·解老》)J1这里的 一 、 存质合文 “礼”是指人的行为的文饰,“文 ”是 “质 ”的文饰 。 《论语疏证》引 《春秋繁露 ·玉杯》篇 日:“质文 他认为质美 的不必加 以文饰,文饰 的 “质 ”一定不 两备,然后其礼成;文质偏行,不得有我尔之名。但 美,如和氏璧就是质美的代表,它就没有必要再加以 不能备而偏行之,宁有质而无文。”杨树达按:孔子 文饰。可见,韩非子是提倡 “存质舍文”的。 盲:“礼,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 然而,在这里必须指出的是,世界上没有绝对的 · 八佾》)又日:“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宁 事物,我们应该全面的看待问题。在 “文”与 “质”的 固”。(《论语 ·述而》)皆以文质不得兼备,则宁有 问

文档评论(0)

整理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